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七章 台港文學的發展與創作

字體:16+-

第一節 作家的分流與新的文學格局的形成

自抗戰以來就已存在的解放區和國統區,在20世紀40年代末,因國共兩黨軍事和政治力量的巨大變化,而形成了海峽兩岸政治分治的新格局。台灣(包括澎湖、金門等外島)地區自1949年12月7日起,正式成為國民黨當局的政治轄區。這種以台灣海峽為政治分隔帶的新的格局的形成,對這兩個區域內的文學生存,無論是具體的創作主題、表現方式、語言形態,還是總體的文學風貌、發展方向,都產生了根本性的、決定性的影響。中國當代文學中的一種獨特的區域性文學——當代台灣文學,也由此生成。

當代台灣文學的最初風貌,與大批有大陸生活背景的台灣作家和大陸作家來到台灣(有些作家對台灣的“回歸”和移遷其實早在1945年10月25日台灣光複後就已開始)密切相關,1946—1949年,從大陸回到台灣的台灣籍作家包括洪炎秋、張我軍、王詩琅、林海音、鍾理和等,而來到台灣的大陸作家則有許壽裳、李何林、台靜農、黎烈文、李霽野、袁珂、雷石榆、何欣、梁實秋、杜衡、謝冰瑩、胡秋原、蘇雪林、陳紀瀅、劉心皇、鍾鼎文、路逾、葛賢寧、薑貴、王藍等,這些大陸來台作家有的後來又回到了大陸(如李何林、李霽野、袁珂、雷石榆等),但大部分就此留在了台灣。由於台灣本地的大多數作家在日據時期受日本殖民當局“皇民化”運動的影響,在這一時期還難以用漢語進行創作,因此這些有大陸生活經驗的台灣作家和來到台灣並留了下來的大陸作家,就構成了40年代末50年代初台灣文學創作的基本隊伍。

而中國的另一特殊區域香港自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後,它的存在就常常成為中國文化人進行文化活動的一個“彈性”空間(五四以後新舊文學的並存,抗戰時大批文化人南來,1949年以後分屬國共兩黨的文化人的共生,均因香港地區的特殊性而得以實現)。1949年以後,一些作家也選擇了香港來發展自己的文學事業,這些通常被稱作“南來作家”的人中包括徐、徐速、李輝英、劉以鬯、阮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