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五節 台灣詩歌

字體:16+-

這一時期台灣的詩歌創作,代表作家有紀弦、餘光中、瘂弦、洛夫等。

紀弦(1913—2013),原名路逾,曾用筆名路易士。主要詩集有《在飛揚的年代》《紀弦自選集》《檳榔樹》(甲、乙、丙、丁、戊5集)、《晚景》等。紀弦對“橫的移植”的強調和對詩“純粹的、超越的和獨立的”特性的追求,使其詩作具有濃厚的現代主義色彩,對“自我”的專注和渲染是他詩歌創作的一大特色,對死亡、哲理和悲劇性的涉及,使他的創作帶有一種憂鬱和冷峻並存的“氣質”,而“相當濃厚的誹諧性”[2],則成為他詩歌藝術的主要特點。

餘光中(1928— ),“藍星詩社”創辦人之一,主要詩集有《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鍾乳石》《蓮的聯想》《白玉苦瓜》《與永恒拔河》《五陵少年》《高樓對海》等。餘光中的詩歌創作,經曆了“格律詩”(1950—1957)、“現代派”(1958—1960)、“反西化之新古典主義”(1961—1964)和“融通圓熟”(1964年以後)等不同時期,這一發展曆程實際昭示出餘光中的詩歌創作,從受白話詩中的新格律派影響,到從西方現代派詩歌中尋找藝術營養,再轉而到中國古典詩歌中發掘藝術資源,最終雜糅種種,形成自己的風格。餘光中的詩題材廣泛,曆史回顧、“故事”重構、異國見聞、愛情書寫、哲理沉思、懷人寫景、詩友贈答,均成為他的“詩”的領地,而“鄉愁”——現實中的鄉愁和文化上的鄉愁——則是這些詩作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主題。在表現形式上,餘光中詩作的感情抒發常常借助節奏和意象的暗示來完成,節奏把握的到位,意象設置的渾成,每每令人驚歎。其詩結構精致,在開頭和結尾處尤見匠心,富“建築的美”。詩歌語言或氣勢磅礴,或清雅柔媚,一些詞語的搭配,既新奇又合理,充滿智慧。無怪乎他被稱為“詩壇祭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