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四節 戲劇與電影

字體:16+-

從1963年到“**”開始,“階級鬥爭”與“反修防修”是戲劇、電影的中心主題。不過電影比話劇慢了一步,故有《紅日》(1963)、《早春二月》(1963)、《舞台姐妹》(1965)等較好作品的問世,也正因為如此,這幾部電影首先被點名批判,祭了“**”的大旗。相比之下,戲劇在當時走在宣揚“階級鬥爭”“反修防修”的最前線。1963年,大陸同時有15家話劇團體編演了話劇《雷鋒》(其中有四家劇名各異,如《紅色的雷鋒》《向雷鋒同誌學習》等),因為此劇的核心精神——崇拜領袖、迷信“鬥爭”、把個人的一切精神與物質的要求壓縮到最微不足道的範圍內,非常契合“階級鬥爭”“反修防修”的政治要求。這樣一來,便出現了一大批這樣的“政治教育劇”。寫農村的,強調維護“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的“社會主義”集體,防止權力落到“階級敵人”(地主、富農)或“錯誤路線”(修正主義)的手上,如揚劇《奪印》(王鴻)、話劇《豐收之後》(藍澄)、《箭杆河邊》(劉厚明)、《青鬆嶺》(張仲明)等。寫城市的,力圖表現“資產階級思想”對工人階級尤其是年青一代的“腐蝕”,把普通人的正當需求與生活欲望也斥為“墮落”,如話劇《千萬不要忘記》(叢深)、《年青的一代》(陳耘、章力揮、徐景賢)、《激流勇進》(胡萬春)等。寫部隊的,如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沈西蒙、漠雁、呂興臣)則提出不能叫“資產階級香風”吹得軍隊變質這樣的尖銳問題。這類“政治教育劇”既是“**”前夕高度“政治化”“非人化”的特定文化環境的產物,它們本身也以藝術的方式參與了推進“政治化”“非人化”的過程,從而為“**”做著思想和輿論的準備。這種戲劇在藝術上各有高低、精粗的差別,政治說教的“濃度”也各有不同,但它們依靠權力的支撐,製造一輪輪的“轟動”效應,形成一種“逼人”的氣勢。不僅同一題材、同一主題的戲由各家劇院爭相編演,而且一出戲一旦“打響”,立刻被眾多院團模仿、移植。《奪印》一出,處處《奪印》。《年青的一代》和《千萬不要忘記》幾乎演遍全國。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當年甚至排演了四組《千萬不要忘記》,每組每天演出兩場,場場爆滿。“政治教育劇”創造了話劇演出的空前盛況,但“**”開始之後,話劇藝術本身便遭到了“政治教育劇”所參與推行的文化專製主義的扼殺,因為“**”所需要的是更適於推行文化專製的京劇“樣板戲”。“政治教育劇”也為1963年以後的電影提供了主要的素材,當時“轟動”的劇目大多有一個電影版本,如《雷鋒》《霓虹燈下的哨兵》《年青的一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