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時期台灣的詩歌,除了前一時期的詩人繼續創作之外,代表作家有文曉村、陳千武、白萩、非馬等。
文曉村(1928—2007),“葡萄園”詩社的代表詩人,詩歌作品有《第八根琴弦》《一盞小燈》等。文曉村的詩作遵循“健康”(非“病態”的)、“明朗”(非“晦澀”的)和“中國”(內容上的“中國”書寫和形式上的“中國化”)的原則,以清新樸實的筆調,歌頌祖國、故鄉和自然,寫實的藝術手法、質樸的詩歌語言以及對民族風格的追求,是文曉村詩歌創作的基本品格。
陳千武(1922—2012),原名陳武雄,“笠”詩社重要詩人,詩歌作品有《密林詩抄》《不眠的眼》《安全島》等。陳千武的詩,注重“政治”蘊涵,早期詩作中,一些作品曲折地表達了對異族統治的不滿和抗爭,六七十年代側重對獨裁統治的諷刺和對台灣鄉土的歌頌,後期詩作則“本土”意識逐漸加強。“政治”內核的始終存在使得陳千武的詩作在藝術上呈現出“知性”的風貌和“抒情”的實質——寫“政治”卻借助意象的象征性和多義性來表達,而對西方現代主義詩歌的借鑒除了在藝術手法上有所得益之外,也使部分詩作涉及對人的生存處境和生命本質的思考。在語言上,日語、閩南方言的語言經曆使陳千武的詩歌語言閃爍著一種奇異的色彩,別具風格。
白萩(1937— ),原名何錦榮,早年曾參加“現代派”,後成為“笠”詩社重要詩人,詩歌作品有《風的薔薇》《天空象征》《香頌》等。白萩是一個不斷追求“創新”的詩人,“現代派”詩人和“笠”詩社詩人的雙重身份,使白萩的詩作既有現代主義詩歌那種追問人生終極價值、在藝術上極具反叛性和“陌生化”效果的品質,同時也有“笠”詩社詩人所共有的那種關注當下、關懷鄉土的現實主義精神。在藝術上,白萩的詩注重意象的提煉和繪畫性、音樂性的運用,在詩歌語言上,則常常對漢語詞匯進行新的排列組合,從而創造出一種獨具風采的語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