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台灣戲劇創作出現了更為明顯的“走出三四十年代傳統話劇的模式”的“現代意味”。70年代進入台灣劇場的張曉風、黃美序、馬森等“已不能滿足早期‘擬寫實主義’的風格,有意地借鑒當代西方劇場的新潮流,企圖在劇作上有所突破和轉變”。[14]
張曉風1976年出版了《曉風戲劇集》,收錄《第五牆》《武陵人》《自烹》《和氏璧》《第三害》等,在此前後還有劇作《畫愛》《嚴子與妻》《位子》。影響張曉風戲劇創作的,除了她自認的“一個是中國”“一個是基督教”,還有第三種因素,即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1971年12月公演的《第五牆》不僅“透露著對生存現象的反抗,就像存在主義和荒謬劇的劇本一樣”,[15]而且“在舞台審美形式上帶有較大的實驗性突破,表現出當時話劇工作者對傳統戲劇美學觀念與操作方式加以超越的意願”。[16]1977年發表的“最具現代感”的《位子》“采用史詩劇場的敘事方式……在中國的話劇傳承上是新穎的,所帶給台灣劇場的是對傳統話劇‘擬寫實主義’的一種突破”。[17]
黃美序(1928— ),浙江樂清人。美國佛羅裏達州立大學戲劇博士,在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多所高校任教。他也是一位開創台灣話劇新氣象的戲劇家。他在70年代初翻譯發表了葉慈等人的一組劇作後,將自己原來用英文寫成的The Fool Who Wins an Ass 自譯成中文本《傻女婿》。這部“取自民間故事”的劇本“結構上以平劇和地方劇為依據”,又從另一方麵“與傳統話劇盡量背離平劇的結構背道而駛”。[18]進入80年代,這位具有濃厚喜劇情懷的劇作家又發表了“超寫實或表現式的”《木板床與席夢思》和荒誕劇《楊世人的喜劇》《空籠故事》等。
馬森(1932— ),山東齊河人。台灣師範大學文學碩士,曾在法國巴黎電影高級研究院學習電影、戲劇,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曾在英國、加拿大等國的大學任教。他受西方現代主義戲劇濡染頗深,又形成了自己明確的理念和獨特的戲劇風格。1967年他寫作了戲劇《蒼蠅與蚊子》和《一碗涼粥》,70年代在台灣報刊上陸續發表劇作《獅子》《弱者》《蛙戲》《野鵓鴿》《朝聖者》和《在大蟒的肚子裏》,這些劇作1978年與《花與劍》一並結集為《馬森獨幕劇集》。1996年又加上《腳色》《進城》結集為《腳色》。六七十年代曾旅居歐美的馬森“在寫實主義、象征主義、表現主義和荒謬劇的多種影響下進行戲劇創作”,他的“戲劇表現方式並不相同,但都與五四以來的中國話劇傳統大異其趣”。[19]這主要體現在對現實主義和他所謂“擬寫實主義”的超越上,體現在以現代主義的戲劇美學取代現實主義的戲劇美學,並構建出獨具一格的“腳色”範式。這種“取代”,首先,是劇作家關注焦點的轉移和戲劇審美視景的改變,從側重於以社會的政治的角度去感受和表現人生,使戲劇成為揭露時弊、討論問題、宣揚正義的武器,轉為思考和揭示人的生存方式、生命價值和人的現代孤獨,將現實的社會生活抽象、變形、荒誕化,在更高更普遍的層次和更本質更抽象的意義上演繹人生;其次,是從現實主義的戲劇藝術,即以“再現”的方式在舞台上製造真實生活的幻覺,以時空的規定性、情節的完整性和人物的個性化等原則逼真地演繹社會生活,轉為以現代主義的戲劇手法,即運用“表現”的方式,以虛幻的情境將人生哲理化,通過展現作者的“夢囈”“潛意識中的某種隱痛”,趨向“荒謬比理性更為理性,虛幻比真實更為真實”的境界。馬森的代表作是《花與劍》《腳色》,雖然形式上受西方現代主義影響,但劇作內涵仍是中國人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