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詩人”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既包括在20世紀30年代就取得重要成就的詩人,像艾青、田間、公木、蘇金傘、鄒荻帆,又囊括了在40年代奠定文學聲望的“七月”“九葉”兩派。當然,在50年代嶄露頭角,後來也遭遇“流放”改造的詩人,如公劉、邵燕祥、流沙河、孫靜軒、白樺、梁南、昌耀等也包括在其中。嚴格說,“歸來詩人”包括了“兩代人”——在三四十年代就取得一定詩名的詩人與50年代才開始創作生涯的詩人。
“歸來詩人”的創作狀況是複雜的。不過,從主題思想與藝術表達的大致傾向看,還是現實主義占據了創作的主流;此外,現代主義與浪漫主義也同時存在。
艾青、公木、公劉、流沙河的創作,主要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特征。艾青自“複出”後,一直到1985年,創作都很活躍,寫下了《光的讚歌》《古羅馬的大鬥技場》《盆景》《蛇》等一大批詩作。這個時期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寫於1978年的《關於眼睛》:“傳說眼睛是靈魂的窗子/我說眼睛是靈魂的鏡子//傳說世界上最美的是眼睛/我說最可怕的也是眼睛”。詩人借助“眼睛”意象,表達了對“人性”扭曲的憤懣。一雙雙本該明亮清澈的“眼睛”,變成了“說謊的眼睛/渴求的眼睛/哀求的眼睛/寬恕的眼睛”。有時還會變成一口“夾著怨恨”的“古井”;流沙河的《故園別》以另一視角,揭示了“人性”深處的複雜情愫:“現在我要回城去了/眼角滴著戀棧之情/別了 我的小母雞/感謝你天天為我下蛋/別了 我的老公鵝/感謝你夜夜為我守門”,詩人時刻都盼望著返回那個“點點斑斑,小路起青苔”的家園(《吾家》)。可當真要攜妻帶子離開這個“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陰”的鄉村時,“每一條裂縫”“每一個凹坑”,甚至連那些“屈辱與酸辛”,都一下子顯得那樣牽人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