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繪畫:譜係與鑒賞

第二節 作家畫

字體:16+-

兩宋的作家畫方麵,突出者是以武宗元、李公麟、蘇漢臣、李嵩、法常為代表的人物畫。

武宗元(?—1050),初名宗道,字總之,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縣)人,北宋著名的宗教人物畫家。擅畫佛道、鬼神,師法吳道子,行筆如流水,神采活動,大抵如寫草書,筆術精絕。曾在開封、洛陽、許昌等地畫了大量的寺觀壁畫,如洛陽上清宮的三十六天帝像、許昌龍興寺的帝釋梵王像等,引時人歎為觀止。現存傳為他的作品有《朝元仙仗圖》(圖6-11),係某道觀壁畫的粉本,描繪道教眾仙前往朝謁原始天尊的場麵。畫麵共計八十八仙,男仙端莊肅穆,女仙輕盈豔麗,個個豐富生動,神態畢現。畫法上運用鐵線描,行筆勁挺流利,深得“吳帶當風”的遺韻。

圖6-11 武宗元《朝元仙仗圖》(局部)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安徽舒城人,北宋著名畫家。一生作畫無數,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走獸、花鳥等無所不精,既有真實感,又有文人意趣。人物、道釋深得吳道子旨趣,運筆如行雲流水,造型準確,神態飛動;山水氣韻清秀,得王維正傳;畫馬則過韓幹。能集諸家之長,得其大成,師法自然、大膽創新而自成一家,尤其是“白描”造詣為當世第一,被後代敬為第一大手筆、百代宗師。傳世作品有《五馬圖》《臨韋偃牧放圖》《維摩詰圖》等。

《五馬圖》(圖6-12)長卷分為五段,每段畫一匹大馬,分別名鳳馬驄、錦膊驄、好頭赤、照夜白、滿川花,各由一人牽引,馬的神態豐富,或靜立,或徐行,骨肉飽滿,神完氣足,牽馬人的民族特色也同樣真實傳神。全畫用白描法,線條簡括流暢,隻在少數地方用淡墨略加渲染,同表現對象之間取得了內容和形式的諧和。墨筆線條簡練,以提按、輕重、轉折、回旋的手法,概括出馬匹的不同特征以及人物的不同風貌,形神畢肖,氣韻生動。此作標誌著單線勾勒的白描法在中國繪畫藝術中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