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名篇導讀

三、格律詩鑒賞的方法

字體:16+-

格律詩鑒賞是詩歌鑒賞的一部分,其鑒賞的基本原則與古體詩鑒賞是相通的。不過,格律詩有自己的文體特征,因此格律詩鑒賞也有一些特殊性。格律詩是古代詩歌的代表性詩體之一,古人留下了格律詩品評的大量理論及範例,我們在鑒賞格律詩時要合理借鑒古人的經驗。

首先,應了解詩歌的聲律、對偶、押韻等基本知識,這是創作格律詩的基礎,也是鑒賞者應當具備的文學修養。在此基礎上,應掌握格律詩中不同的詩體,了解各種詩體的寫作模式與風格特征。我們對一首詩的基本體製要有準確的把握,這樣才能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例如絕句,其詩體特點是篇幅短小,小中見大,以凝練含蓄為上品。五律規模簡重,意象渾融,七律則紆徐委折,暢達悠揚,各有其特點。

其次,要懂得分析格律詩的篇法結構。格律詩尤其是律詩,僅八句,要在八句之中完成起承轉合並不容易,因此一首詩的篇法往往貫注著詩人的精細構思。例如,五言律體比較常見的體例是“前起後結,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胡應麟《詩藪》),但不同時期詩人的追求有所不同,如“唐初多於首二句言景對起,止結二句言情,雖豐碩,往往失之繁雜。唐晚則第三四句多作一串,雖流動,往往失之輕儇。”(《詩藪》)其實律詩須是景情相融,有開有合,才能使格調莊嚴,氣象閎麗。又如絕句,雖然篇幅短小,但在篇法上尤其能體現詩人的構思。李商隱《夜雨寄北》,由現在想到將來、並想象將來如何談論現在,篇法奇特,而思念之情流溢其中。

再次,應特別關注詩中最精彩的名句。格律詩講究修辭,追求精練的表達效果,其中的名句往往是在藝術上最為精彩的部分,既充滿形式的美感,又富於濃鬱的詩意,是一首詩的精華所在。鑒賞這些名句時,要善於分析其藝術表現手法,如對偶的工整、比喻的巧妙、用典的貼切等。杜甫的《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既寫出了空間的廣闊,又寫出了時間的不停流逝,以精工的對偶體現出宇宙時空的廣大蒼茫。又如李商隱《無題》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巧用比喻象征手法,以“絲”喻“思”,以燭淚比喻人的眼淚,將至死不渝的愛情貫注於譬喻之中,從而成為千古名句。再如,王昌齡《出塞》中的“秦時明月漢時關”,采用的互文見義的修辭手法,從而寫出了時間流逝與朝代變遷的滄桑感。對於這些名句的解讀,有利於深入理解詩歌的主旨,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