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名篇導讀

二、古人鑒賞品評散文的主要觀點

字體:16+-

1.文以載道

“文以載道”是古代散文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命題。這一命題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頤提出來的。他在《周子通書·文辭》中說:“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塗飾也,況虛車乎!文辭,藝也;道德,實也。美則愛,愛則傳焉。賢者得以學而至之,是為教。故曰:‘言之不文,行之不遠。’然不賢者,雖父兄臨之,師保勉之,不學也;強之,不從也。不知務道德而第以文辭為能者,藝焉而已。”這裏所說的“道”,是指儒家的傳統倫理道德。周敦頤認為,寫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揚儒家的仁義道德和倫理綱常,為封建統治的政治教化服務。

實際上,“文以載道”的觀念很早就已露出端倪。儒家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是這一觀念產生的深層因素。從孔子開始就非常重視“文”作為表達工具的功能:“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後來的荀子、揚雄、劉勰等人,也都非常注重“文”對於“道”的意義,如《文心雕龍·原道》:“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把“文”與“道”進一步聯係起來是在中唐時期。韓愈、柳宗元所倡導的古文運動提倡“文以明道”。具有概括意義的是李翰在《昌黎先生序》中說的話:“文者,貫道之器也。”到了宋代道學家周敦頤、二程等人那裏,“道”的意義被進一步凸顯,於是“文以載道”的觀念得以定型。

總體上說,這一經典口號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一個體現,對古代散文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促使古代散文向著重實用、重道德的方向發展。不過,對“道”的過分強調,也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文學性的充分發揮。

2.不平則鳴

“不平則鳴”是韓愈提出的觀點。《送孟東野序》言:“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擾之鳴;水之無聲,風**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無聲,或激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不平者乎。”韓愈從事物的普遍規律立論,指出了創作觸發的必然性。他強調創作的觸發來源於外界,外界的作用引起創作的衝動,而社會人事激發的創作衝動往往尤其強烈。不平則鳴說,指出了創作觸發的心理根據,對於解讀品評散文中的思想情感有重要的認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