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

三、戏曲鉴赏的方法

字体:16+-

我们今天所说的古典戏曲鉴赏,不是指欣赏舞台演出,而是针对流传至今的文本形态,也就是剧本。剧本在写作当时,与演出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时过境迁,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则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在鉴赏戏曲文学时,古人的戏曲鉴赏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教化论、至情论、境界论及声律论,是古典戏曲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它们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戏曲鉴赏的着眼点。我们对古代戏曲文学的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把握主要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是戏曲的核心,所有的戏曲都必须靠矛盾冲突去推动情节发展,并在情节推进过程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在鉴赏戏曲文学时,我们一定要分析戏中矛盾冲突的设置是否合理、准确,情节布局是否充满曲折跌宕的戏剧性。所谓合理和准确,就是要求矛盾冲突有连贯性和逻辑性。矛盾冲突的发展一般都是互为因果,有着密切依存关系的。没有前面的铺垫,后面的发展会使人感到突兀,甚至不能接受。因此我们看戏时一定要留意上一段是否为下一段做准备,下一段是不是上一段的继续和发展。戏曲的剧情要曲折跌宕,一波三折,才能引人入胜。平铺直叙,是戏曲的大忌。

其次,关注戏曲中的悬念和意外。戏曲演出能否成功,悬念的设置十分重要。所谓悬念,就是利用观众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关切所产生的期待心理而在剧中设置一些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戏剧悬念安排得好,能造成观众的紧张感,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关注剧情的发展,从而达到心理满足的欣赏效果。一般来说,悬念在一出戏中应该形成得越早越好,这样可以一下子抓住观众的情绪,能很有兴趣地将戏继续看下去。随着戏曲情节的发展,悬念也要发展,往往在戏中形成第一个悬念后,还有第二、第三个悬念,随着观众对剧中人物命运关注的加深,后来的悬念,不仅要进一步引起观众的好奇,而且要有更浓的感情色彩。

创造意外也是使剧情曲折跌宕的重要手段。所谓意外,是指异乎常情、出乎意料但又引人入胜的情节。如王实甫《西厢记》原本崔母在贼寇包围寺院时许下诺言,谁能退兵就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谁,而在张生借兵退敌之后,崔母却意外地赖婚,剧情至此又出现新的波折。接下来便有了逼张生赴京赶考的事件,于是便有了长亭送别的经典场面。

再次,把握和分析人物形象。戏曲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其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否立体可感,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是否精细到位,是评价戏曲好坏的重要尺码。戏曲十分注重塑造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人物。由于戏曲艺术受时空的限制,不可能像中长篇小说那样对人物作面面俱到、精雕细琢的描绘和刻画,只能突出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因此,戏曲中的人物要求鲜明生动,能给观众以具体深刻的印象,如窦娥的爱憎分明,杜丽娘的一往情深,红娘的热情爽朗等。我们在欣赏戏曲时,要注意人物及人物间的关系,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尤其要关注人物性格之间的对比与陪衬。所谓对比,是通过塑造性格差异很大的人物,以鲜明的差别来凸显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如《将相和》中的廉颇与蔺相如,一武一文,两人都是有功之臣,但前者性格急躁,妒贤嫉能;而后者大度宽容,有谦让之风。在强烈的对比中,两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所谓陪衬,是通过描绘性格基本一致而又有所差别的人物,形成一种层次感,用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白蛇传》中白娘子和小青,两人思想感情基本一致,小青全力支持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婚姻,但也对许仙的懦弱动摇而气恼,白素贞性格温和,小青则性格刚烈。小青想一剑刺死薄情的许仙,而白娘子虽又气又恼,却又疼又爱,替许仙向小青求情,小青的刚烈衬托出白素贞的温柔深情。

我们还要注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戏曲是行为艺术,通过动作、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是戏曲塑造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一个微小的动作,往往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如《窦娥冤》第一折张驴儿要强行与窦娥拜堂成亲,“张驴儿做扯正旦拜科,正旦推跌科”,把张驴儿的无赖蛮横和窦娥的坚决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戏曲也是语言的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的语言也都表现各自的性格,因而戏曲作品中的语言,特别要求个性化。《窦娥冤》第一折“(净扮赛卢医上,诗云)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通过赛卢医的自嘲,一个诙谐的庸医形象跃然纸上。

最后,关注曲辞本身的艺术特色。文人创作的戏曲作品往往会强调曲辞的精致优雅。其优秀者或写意绘景,情思绵绵,有无限的韵味,如《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又或是评古论今,直抒胸臆,说尽人间沧桑,如《桃花扇》中的【哀江南】:“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这些曲辞生动优美,意境高妙,能够充分表达文人的精神意趣,传递作者对社会深刻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相当一部分曲辞已经被当成独立的作品广为传播。我们在阅读古代戏曲作品时,要特别注意品味这些包含了深刻思想、美好情性和丰富意蕴的唱词,并将其和类似的诗词比较,领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思考题

1.古人鉴赏品评戏曲的形式有哪些?

2.鉴赏品评戏曲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