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名篇導讀

二、古人鑒賞品評小說的主要觀點

字體:16+-

1.泄憤說

中國古代文學向來有“發憤著書”“不平則鳴”的傳統,受此影響,小說創作也有“泄憤說”。小說“泄憤說”始於明代的劉敬。他在《剪燈餘話序》中說:“此特以泄其暫爾之憤懣,一吐其胸中之新奇,而遊戲翰墨雲爾。”更鮮明地打出“泄憤說”旗幟的則是李贄。李贄在《忠義水滸傳序》中曰:“古之聖賢,不憤則不作矣。不憤而作,譬如不寒而顫,不病而呻吟也,雖作何觀乎?《水滸傳》者,發憤之所作也。”強調小說是“發憤之作”,有深刻的創作動機。之後,葉晝稱評點《水滸傳》是“抒其憤懣”。張竹坡評點《金瓶梅》打破舊觀點,認為這是一部泄憤的世情書,而不是一部**書。之後,蒲鬆齡自稱《聊齋誌異》是“孤憤之書”,用明確的創作自述和傑出的寫作實踐為“泄憤說”提供了豐富的依據和有力的支持。

將泄憤說移植到小說創作,並將其進一步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第一,在“懲勸教化”說盛行之時,泄憤說強調真情實感,對從觀念出發的、說教式創作方法是一次有力的衝擊,對打破“懲勸”模式有積極的意義。第二,泄憤說是從作品與作者的聯係來談小說創作,強調創作主體在小說創作中的決定作用,這有利於小說擺脫經史的附庸地位,凸顯其獨立的藝術價值。“泄憤說”體現著小說理論的趨於成熟。

2.虛實論

關於虛實關係的探討,是中國古代小說理論中一項重要論題。從漢代至魏晉南北朝的幾百年間,人們對小說創作中的虛構性尚沒有自覺的意識,常把虛構與真實相互混淆。直至唐代,人們才對小說創作的虛構問題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如古神子評論《博異誌》“語其虛,則源流具在”。這在小說觀念演變史上具有轉折性意義,是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