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小说理论非常丰富多彩,众多著名的小说理论家、批评家,从各个方面审视小说,对小说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艺术技巧、美学风貌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小说理论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评点与序跋是古人品评小说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有其优点,也有其缺陷。其优点体现为直观、灵活,形式多样,它可以从小说的具体情节出发,或长或短,自由发挥,做到从心所欲,谈古论今。胸中之块垒可以借人物故事而得以宣泄,思想议论也可随作品具体情节而得到阐发。直观式的点评,在语言表达上也具有审美特征,评点家使用形象鲜明、色彩瑰丽的词句,容易唤起读者在精神层面的共鸣。这种灵活的形式特性和直观感悟式的批评格局,无疑是小说评点吸引评点者和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这种感悟式的评点缺少系统化的理论架构。评点家很少有意地将评论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独立于小说文本之外的逻辑体系。而且评点对小说文本有很强的依附性,容易停留在表面的直观感悟,对一些规律性问题的探讨有所不足,很少能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反过来指导小说的创作。这是这种批评形态对小说理论构建的制约。
相比之下,西方的理论因其自身系统化、规范化,在指导小说创作方面显得更游刃有余。他们擅长思辨的研究方法,在已创作的小说中归纳、总结,孕育出新的理论体系,并再次指导创作,从而给理论和小说都带来了生命与活力。西方小说自文艺复兴以来呈现出多样化的潮流,小说叙事学、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各种理论的发展,对小说鉴赏,同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今天鉴赏品评小说应当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与当代小说理论有效结合起来,兼取二者所长,用一种综合的思路来看待中国古代小说,以实现对小说的品鉴和欣赏。我们对于古代小说的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对不同类型小说的特点要有准确的把握。要清楚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在源流、形态、风格等方面的差别,清楚话本、章回小说在体式上各自的特点等。这是鉴赏一篇小说首要的、基础的功夫。
其次,鉴赏小说对人物的塑造。人物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整体而言,成功的人物塑造是大多数伟大小说卓越成就的标志之一。我们的阅读经验也能够证明这一点。一般的小说读者读过一个小说文本之后,也许未必能详细地复述出小说的故事情节,未必能记住小说对某个场面的生动描写,但大多数人都会记住小说刻画的人物。因此,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是鉴赏小说的重要内容。《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曹操、关羽、诸葛亮,《水浒传》中的林冲、武松、李逵,都是鲜活灵动、跃然纸上的人物,他们各有特色,绝不雷同。即便是性格相似的人物,作者也会通过各种细节来体现他们细微的不同,如鲁智深的粗中有细和李逵的鲁莽冲动就绝不相同。
在鉴赏这些人物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分析小说塑造人物所使用的技巧。人物塑造涉及不少具体方法,如形象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还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就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将王熙凤泼辣的个性呈现得淋漓尽致。把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再来看小说中的人物,会对人物形象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再次,鉴赏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结构安排。情节展开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悬念、紧张、曲折,是小说吸引人的关键所在。为了能够吸引读者,作者在情节设置与结构安排上往往费尽苦心。短篇小说中,可以关注小说中具有线索意义的事物,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百宝箱”,都是对于情节推动有重要作用的事物,也都是作者精心设置的结果。长篇小说篇幅很长,在情节结构上往往更需要作者的精心设计。例如“草灰蛇线”,便是情节安排上的重要技巧。金圣叹评《水浒传》,特别注重发现这样的安排,包括景阳冈一段连写18次“哨棒”,紫石街一段连写16次“帘子”和38次“笑”等。脂砚斋评《红楼梦》也非常关注作者在情节安排上的独特技巧:“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各种方法,不一而足。
不过,对于小说情节的鉴赏应与人物鉴赏联系起来。事实上,一部小说的情节往往是与小说人物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因,而小说通过情节展示出来的往往正是人物性格及成长。
最后,我们还应当注意鉴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包括对人物形象、人物行为、人物心理、环境景物等各方面的细腻、具体地呈现。这些细节描写,常常对人物的性格和情节的推进有重要的意义。细节处理的细致程度,直接影响着一篇小说的感染力。如《世说新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就是聚焦于一些细节,通过王蓝田吃鸡子的行为,体现其“性急”的特点;通过谢安听完捷报仍下棋如故的细节,来体现他的镇定。又如《婴宁》中多次出现关于“花”的细节描写,有效衬托了女主人公天真纯洁的性格特点。鉴赏古代小说,要善于发现类似的细节描写,并评价其对小说表达的作用和意义。
思考题
1.简述古人品评鉴赏小说的主要形式。
2.古代小说评论者如何看待虚与实的问题?
3.我们应如何欣赏古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