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史(下)

第十二節 詩歌:從浪漫派到現代派與鄉土派

字體:16+-

新月派雖然1927年春就在張羅新月書店,但在上海開張已是“四一二”之後了,1928年又辦《新月》雜誌,標誌著新月從前期向後期的轉折。轉折中徐誌摩反對感傷、頹廢與唯美,但他詩歌的浪漫感傷、邵洵美詩歌的頹廢與唯美、卞之琳詩歌的現代主義,構成了理論倡導與創作實踐的背離。卞之琳1936年與李廣田、何其芳共同出版詩集《漢園集》(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廣田《行雲集》、卞之琳《數行集》),這就是“漢園三詩人”的由來。戴望舒雖然加入“左聯”,卻與施蟄存、穆時英等人是一個文學圈子。他參與《現代》的編輯而被人目為“現代派”,與施蟄存從詩歌與小說兩個方麵致力於文學上的現代主義。他的詩無疑吸取了新月派新格律詩的營養,比起邵洵美的詩他更像新月派。另一位受惠於新月派的是臧克家,但他以對鄉間泥土的描寫,迥異於新月派的紳士氣,更像是中國詩歌會的編外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