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原名和樂,上大學時改名玉堂,後改為語堂,福建漳州人。他生於一個基督教牧師家庭,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1919年入哈佛大學,後又入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語言學博士學位。1923年回國在北京大學等校任教授。他幾乎是唯一的去過哈佛聽白璧德的課而對其學說不感興趣的人,也幾乎是唯一的留美學生與英美派疏離而與魯迅等關係甚篤的文人,《語絲》創刊後他是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赴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魯迅去廈門大學就是撲著他去的。1932年他在上海主編《論語》半月刊,隨後又創辦《人間世》《宇宙風》雜誌,將1924年他音義對位翻譯的幽默(Humour)加以弘揚,在性靈的招牌下倡導閑適的小品文,一時間成為“幽默大師”。這一時期的作品收入《剪拂集》(1928)、《大荒集》(1934)、《我的話》(上冊1934,下冊1936)等。由於他以閑適為格調的各種刊物在全國影響太大,受到了包括魯迅在內的左翼作家的非議。
1935年林語堂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中文有《吾國與吾民》與《中國人》等不同譯法)在美國出版。1936年8月林語堂舉家遷居美國,開始了用英文創作的30年。1937年出版的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藝術》),像是對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的補充與擴展。抗戰爆發後,1939年心係祖國的林語堂出版長篇小說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這部長篇與後來出版的長篇小說A Leaf in the Storm(《風聲鶴唳》,1941)、The Vermilion Gate(《朱門》,1953)一起被稱為“林語堂小說三部曲”。1942年他翻譯、選注的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中國印度之智慧》)出版,並被列為美國大學的教學用書。盡管林語堂在上海與魯迅從漸行漸遠到反目,但是,在《中國印度之智慧》的“中國篇”中,在老子、莊子、墨子、孟子、孔子等人之後,現代思想家與作家隻有魯迅一人被納入,稱為《魯迅警世語》。他還向英語世界翻譯了《莊子》(節譯)、沈複的《浮生六記》等作品。他是第一個以英文寫作名揚海外的中國作家,曾兩度被提名參選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