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燃烧的荒地》的艺术表现力不但在《饥饿的郭素娥》之上,而且并不亚于《财主底儿女们》。小说是以郭子龙、张老二(少清)、何秀英三个人物的性格碰撞以及他们与地主吴顺广的矛盾冲突展开情节的。从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角度看,张老二应是小说的主人公,但小说在郭子龙身上所花费的笔墨并不比张老二少,尤其是对他大量的心理描写,表明这部小说没有主导地位的主人公。郭子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没落地主的后裔,然而实际上已没有财产;他在军阀部队中当过营长、师长的副官,然而思想上却又受到红军的影响,声称要发起一场穷人的革命。他是由山地强悍的风习与袍哥的英雄主义培植起来的狂妄**的角色,他的刽子手式的英雄主义与忏悔的感伤主义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他曾为砍伐山里木材被吴顺广父亲打耳光,在杀了吴顺广家的狗腿子之后离开了兴隆场。小说一开头,就写在外面的军队里闯**了多年的郭子龙重新回到兴隆场。他虽然在军队里干不下去了,却想以此威严震住吴顺广,将自家流到吴顺广家的土地要回来。吴顺广摸不清他的虚实,开始相当客气地为他买单,并用以退为进的方法对付他。
他与张老二接近,张老二对从前这个曾对他慷慨的少东家相当尊敬,这很满足郭子龙的虚荣心,使他要为张老二争气。吴顺广对张老二家是先予后夺,气死了张老二的父亲,将喊冤的哥哥抓了壮丁,如今只有十石不到的田地。他们对于吴顺广的恨是一致的,但与郭子龙离开土地所沾染的种种恶习不同,在爱土地的张老二身上还有农民的厚重品质。张老二又去帮助死掉男人半年的何秀英耕田,并与何秀英同居了,这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郭子龙的第一个义举,就是打了要收回何秀英土地的吴顺广家狗腿子郑瞎子,强硬地说何秀英租种的是他的土地而非吴顺广的,有问题让吴顺广找他。张老二也要面对吴顺广收回土地,而郭子龙索性连张老二的土地也说成是租种他的。这样一来,被触动利益的吴顺广就有了与郭子龙的第一次冲突。郭子龙首次使吴广顺受挫,是联手兴隆场乡保队队长向赓云制造了土匪袭击的事端,逼着吴广顺出血。吴广顺无法对付郭子龙,却对其联盟者下手,他收回了何秀英的土地,也不断给张老二制造麻烦。郭子龙正陶醉在胜利中,根本不再理会张老二与何秀英。张老二的母亲再一次打上门来,何秀英想到了死。张老二与何秀英也发生了性格上的冲突,但是穷苦相助终于克服了冷战。郭子龙想要粉碎吴顺广的秩序,但依靠着秩序生存的向赓云不再支持他,这使郭子龙失却了先前的嚣张。他开始接受吴广顺的钱,成为被人们瞧不起的“大粪营长”,而吴广顺的魔掌又在击碎张老二的土地之梦。
小说生动地表现了伦理道德的冲突:张老二劝说何秀英一起回家看母亲,想儿子的母亲对他们的归来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使张老二与何秀英第一次沐浴在伦理的喜悦中,然而何秀英前夫王合平家的人闹上门来,这使得刚刚对何秀英笑脸相迎的母亲又厌恶起她来,吴广顺也来插一杠子,表面上是来主持公正,实则是想把张老二的土地收回去,郭子龙的打抱不平第一次使厚脸皮的吴广顺脸红。夜里,被逼向绝境的张老二难以入睡:“多少年来,这穿着破衣、吞着糠谷的乡下人梦想着偿清债务,买一头牛,独立地耕着自己的田地的美景。这美景愈来愈远了。”而郭子龙变成大粪营长以后,就不断地向吴广顺伸手借钱。吴顺广很友爱地借给他,还表示了对乡保队长向赓云的不满,并说郭子龙正是乡保队长的好人才。这使得郭子龙对于张老二的同情已经被对自己新地位的渴望扫除掉了,很快他就为吴广顺做事。吴广顺在刘家坪的煤矿和别的煤矿发生冲突,郭子龙用炸药炸死了两个矿工。
张老二家的伦理冲突在激化,王华卿来要债,最后拖去了张老二的两只半大的猪,却被何秀英扑打上去。张老二从心里觉得王华卿的要债没有错,何秀英过激的反应有点不像正经女人,他在喝不住的情况下动手打何秀英,他母亲也加入到儿子对何秀英的殴打中。被打昏的何秀英醒来后朝着原来的家走,这时张老二才觉得不能失去她,但她说什么也不愿回去与他母亲同在一个屋檐下。他要变卖家当请酒,以取得与何秀英同居的合法性。母亲拼命的阻拦导致张老二冲过去时母亲说儿子打了她,结果她亲手把儿子送进了镇公所。回家后她就痛悔以至于很快死去。何秀英为老太太办丧事,却不能获得张老二的谅解。
这时候郭子龙出现了,何秀英兴奋得向一切人夸耀郭,郭给了她两千块钱。然而郭的钱不是白给的,这边他狂暴地要了她,那边又让张老二把土地抵押出去。这一切都与炸死两个矿工有关,因为良心的谴责鼓舞了郭子龙作恶的冲动。他用脂粉把何秀英打扮成最受兴隆场唾弃的女人,但很快就对她厌倦了。何秀英看透了他,开始反抗他。此时他处于失落中,吴广顺并不真的扶持他,又失去了向赓云的信任。他还在挣扎,他搞了个上校领章,走在街上顿觉权力在手。挣扎中“他忽然想到——天呀,对于何秀英他是多么罪恶,他为什么要去败坏她呢?为什么也要她来过这种丑恶的生活呢?”感觉被抛在荒野中的末路英雄赶去向何秀英忏悔:“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张老二,我要送他田地,我要叫他过得舒舒服服的!我没得别人,我害张老二也不是有心的。哦!我这个走投无路的可怜的人啊!”他被自己的话感动得哭了,但他无论怎样说,何秀英只有两个字:“你走!”后来何秀英被向大个子凌辱后狂暴地来找他算账:
她所受到的苦痛太大了,而一切苦痛之中最叫她战栗的,就是张老二的眼光。她今天早上又在街上遇到他,她想要逃开去,但是他固执地盯着她,充满着悲苦的憎恨。这眼光像火焰一般地燃烧着她。流落到乱石沟来的最初,她是希望能找到活做的,她听说女人也有做活的,但是向大个子把她抓去了。她原也不曾想到这些人竟有这么恶毒。她好些天屈服在这流氓的威力下面,正如那些时候屈服在郭子龙的威力下面一样。可是今天,在街上遇见了张老二,他的眼光和可怕的脸色把她唤醒了,她就决心再不回到乱石沟去。她昏乱而烧灼地在梅花溪的田野间乱走,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而长久地在她先前的屋子、菜地和田地的周围彷徨。她淋湿了而且饿昏了,这样地记起了对郭子龙的仇恨。因此这复仇是猛烈可怕的。
郭子龙战栗、悔恨,觉得太对不住她,很快她就在他脸上留下血痕,但他却不反抗,这反使她没有报仇的快感而停下手来。郭子龙给她很多钱以赎罪恶,但她走出去了。她找到张老二,张老二让她走开,各自认命,她觉得她的心碎了。她爱着一切不幸的人,但她还是没有逃出乱石沟替吴广顺当差的向大个子的魔掌,他得知她与郭子龙的纠葛后,又派她去掠夺郭子龙的财产。然而郭子龙却渴望着她来掠夺:
他觉得她一定会再来,而如果不再来,他便简直生活不下去了——他觉得是如此。因为在寂寞和空虚中,那种叫做悔恨的情绪渐渐被培养起来,悔恨,是这种人这种生活的甜蜜的膏油。生活里面什么也没有,他就在渴望着何秀英给他带来的那种悲苦的激动。他的灵魂需要鞭挞,这鞭挞正是抚摩,晚上他才可以香甜地睡眠。何秀英上次从他这里出去之后,就在他心里成为痛苦而亲爱的存在,一种浪漫的理想的象征。他于是对自己说,他,郭子龙,因为无知而犯了罪恶,他的心原来是多么洁白,而他的一生原来是多么悲痛啊。
何秀英来了之后,他就“取出一叠票子来递给她。她接了过去,面孔发抖,急忙走出去了。郭子龙于是流眼泪”。他为救助这不幸的女人而感到幸福。但何秀英的行为却不能满足向大个子,他是要她和他扭打,拖他上镇公所的。向大个子再让她来,刚烈的何秀英哪怕遭受毒打也不愿来了。不过,郭子龙既然已经忏悔过,何秀英又不再来,就重新变得悲苦悒郁了,他觉得活着真无聊。忽然有一天何秀英真的又来了,他醒来后很快就从枕头底下拿出准备好了的钱来递给她,并说“你看,我自作自受,快要死啦。”“他说的是真话,说得这么坦白,善良,这是第一次。他把钱塞到她手里来,并且说:‘我正在想——下一回卖地,我多拿些给你,还有张老二。’”她接住钱,走出去了,但她没有完成扭送郭子龙去镇公所的任务,向大个子不会饶她。果然郭子龙很快就听到她的“救命”声,原来前来盯梢的向大个子正在揪打何秀英。“郭子龙立刻热血沸腾了,他觉得了一阵强烈的欢快,空虚的生活是多么难忍啊,他正在渴望着战斗。”尽管他现在体力不大行了,但他举刀刺向向大个子。乱石沟的流氓们走进了院落,但惧于他的英武,没有人敢有动作。向赓云率领着自卫兵们走了进来,他居然让向赓云开枪,并下了一个兵士的枪。后来他又厌烦这种相持,扔出枪投降。他的这一英雄壮举,连吴顺广都不得不暗暗地赞叹他。
郭子龙很快又陷入空虚、厌倦之中,对张老二所犯的罪恶就像是毒蛇一般纠缠着他。“他决定了去找到张,赔偿他的损失,接受他的无论怎样的报复,对他赎罪了。”张老二失去了母亲、何秀英,就以为王华卿做苦工的形式变相还债。郭子龙替他还清债务,带回家来,并答应给他田地。张极端轻蔑着他的恩惠,却又对田地眷恋不已。因其霸占过何秀英,张陌生而冷冷地对他,他发觉他是把一个永远不可和解的敌人摆在身边,他的感伤主义破灭了。张每做事情都向他汇报,他告诉张,在这里他是主人,与他是平等的。张曾谴责他是强盗流氓而非有德行的人。然而听到他似睡还醒的梦话:“我说,钱是不要紧的,黄金难买人心!”“而不管怎样,我郭子龙总是顶天立地的——朋友,拿你的机关枪打吧!”张似乎被“被震动了,他可怜这个人,并且想到,这个人的一切恶行都是无辜的。”有时候,郭子龙也能说一些触动张的真理至言:“你们这些人是永远爬不起来的!到处你都要受压迫!除非你们有一天起来革命,杀死那些地主老爷,把他们的地拿过来。不然,你们休想有田地!可是那时候人家会用十倍的力量来打死你们,说你们是土匪!……张老二啊,你们未必世世代代要过这种苦日子么?人家欧美各国的人民已经觉醒,我们中国还是多黑暗啊!我希望我自己能成一个革命家——打倒一切官僚地主!”然而,当张老二阻止他继续卖地与借高利贷,他就暴怒地说:“晓得吗,我是你的主人!”他又开始醉生梦死:
在深夜里,他对他死去的父母,对张老二这种微小劳碌的生活,对整个世界,发出他的狂妄而悲痛的大笑,似乎感觉到一种胜利的满足,但随后就不觉地沉湎到无限的空虚的悲哀里去了。在一切声音都消失,田野里和兴隆场的周围仅有犬吠的深夜里,过去的遭遇,熟人们的形态,以及他父母亲戚们的面貌,就会不意地静静地在他的心里浮上来,他就会长久地想着某个死去的人,想着他的一切小事情,想着他过去得意的快乐的时光,想着他姐姐的出嫁,他母亲在堂屋里忙碌着年节的情景,想着他第一次到县里去念书,放暑假回来的时候,他母亲如何迎到台阶上来看着他而淌着眼泪。这个时候,过去复活了,他才逃开了空虚和恐惧,享受着充满着深切感情的时光。可是即在这种时候,即在这种逃避空虚的努力里,他心里也藏着一个冷冰的东西。忽然地一切全消失了,于是他就重新惊骇地看到了他的真实的情况:他是多么狼狈,多么孤独!
当郭子龙连祖坟也卖掉时,眷恋土地的张老二对他已是绝望。他因一无所有无法再以土地金钱悔罪,就以皮带追着伤害他自尊的张打。张一时有杀他的念头,想了想却没动手。他离开了郭子龙在外面遇到了何秀英正在与向大个子搏斗,何秀英见到他说:“我的人,我日夜地等你——报仇啊!”在乡保队到来前张老二与工人们一起同流氓战斗。何秀英的话提醒了他,很快他便将吴广顺杀了。张老二的壮举彻底击垮了以英雄标榜的郭子龙,哀莫大于心死,他比张死得还快。张老二被枪毙,但要示众三天的尸体在第二天一早就不见了,乱石沟的工人们帮着何秀英在深夜里抬走埋掉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燃烧的荒地》是被忽视的杰作。这部小说以阶级冲突、性格冲突、道德冲突与人性冲突的结合,显示了灵魂的深度。鲁迅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在这里也大略适应:“他竟作为罪孽深重的人,同时也是残酷的拷问官出现了。他把小说里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利的处死,竭力要放他们活得长久。”可以说,在郭子龙灵魂的拷问上路翎颇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神韵。这部小说以完美的结构,将情节的展开与人物心灵的挖掘相结合,与《饥饿的郭素娥》相比语言不再那么欧化而变得更为流畅,对人物的描写更加个性化。
原典阅读
争当凶手
吴顺广的被杀应该是叫他觉得痛快的,但是这种情绪却被对于张老二的畏惧掩住了。张老二显得是这样强大而庄严的一个存在。这叫他的心整个的迷乱了。……
“郭子龙,你说实话,是你主使的吧?”镇长忧郁地说。
“我也想干的!想不到让张老二占了先了。”郭子龙笑着说。
这时人们推了张老二进来。这乡下人样子非常疲困,但是安静到了极点。
“镇长,我都说过了。”他说。
“那么,再说一遍:是不是郭子龙他指示你的呢?”
“他?我没有杀他就是好的了!我饶了他,让他去活去,他是可怜人!”
“我是可怜人?”郭子龙惊奇地问。
“是。我杀吴顺广是报我家两三代的仇,我自己做主的!”
他再转向郭子龙,充满着优越的力量。“我不杀郭子龙也是我自己做主的。你是一个可怜人。”他的眼睛发亮,他的疲困的样子消失了。说完了,他就紧闭着嘴。
“我怎样可怜呢?”受了这严重的一击的郭子龙,带着迷糊的痛苦的笑容问。
“你的一生是为了什么?你一生做了些什么?”张老二问。
“我做……我做的事你不配懂得的!”
“我懂:那就是害人害己。”张老二说,“镇长,我的话完了。”
郭子龙觉得自己又要昏倒了。张老二不曾杀他是因为可怜他,是因为他不值得杀,这叫他太不能忍受了,然而他又觉得这是实在的。他渴望压倒张老二。他渴望证明给自己看,他不是可怜的。他,如他终生所渴望的,是一个英雄。
“说穿了吧,”他兴奋地说,“是我叫他杀死吴顺广的!我说,杀了,我就送他二十石谷子!”
“你侮辱我!”张老二猛然大叫着,使得镇长都吓了一跳。
“我侮辱你吗?你要明白你的地位!”郭子龙振作着所有的力量,严厉地说。
镇长迷惑地笑着。张老二的愤怒是这样的猛烈和真实,他对郭子龙是这样的轻视,这是无论谁都感觉得到的。
“郭子龙,你说话要负责任的!”镇长说。
郭子龙于是不响了。
“镇长,”忽然他用微弱的寒战的声音说,“我早就说过,张老二不是个好东西。他……根本就不是好东西。”他吃力地说,流着汗,“我是早就看出来,他要作恶的,他有好几次想要杀我,抢我的钱……”
他的声音愈发虚弱。他害怕着自己的这些话。他没有能够说完,就被张老二在脸上打了一掌,他恐怖地痛叫了一声,靠在墙上,畏缩地四面看着。这种姿态,是这个英雄从来不曾有过的。他忽然非常可怜自己,失去了一切矜持,忍不住地哭起来了。这是一种乞丐一般的啜泣,一种失去了一切力量和信念的,软弱的生物的悲嚎。
跟着郭子龙的这种哀哭,那个坐在镇长床边上两手紧抓着头发而抱着头的地主少爷也哭起来了。他幽幽地喊着他的爸爸,他的亲爱的好爸爸,哭得异常的悲切。他原是希望杀死他父亲的不是张老二,而是郭子龙的,因为他本能地觉得,如果郭子龙是谋杀者,他的父亲就似乎死得较有价值些,他的报复也比较有意义些。至少,除了人命以外,郭子龙是还有产业可以作为抵偿的。但显然的这谋杀与郭子龙无关,一切都是由于那个无价值的卑贱的乡下人——那个没有产业,性命一点都不值钱的光棍。那么,他的父亲就死得太冤枉了。
这乡下人显然对于无论怎样的报复都不在乎,无论怎样的报复都将是无聊、空虚的。这个感觉使他觉得太悲哀了。他哭得满脸都是眼泪,后来便撕着他的漂亮的花衬衫,在**翻滚着。
——路翎:《燃烧的荒地》,296—299页,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年。
原典点评
这一段妙文,活画出几个人的个性特征,居然出现了争着当杀人凶手的景观。的确,从旧的仇恨到将郭子龙搞成大粪营长,郭子龙有杀吴广顺的动机。然而他像罗亭一样,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张老二说他是个不值得杀的可怜人,并打了他耳光,彻底击毁了他赖以活下去的英雄主义与感伤主义,随后他就在喝完酒的胡言乱语中吐血而死。
与夏志清同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唐德刚就不认为张爱玲的小说可以进入上品,他的理由是:第一,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年代而能无动于衷,这种没有灵魂的人怎么能写出好的文学。第二,异族统治也需要顺民文学来歌舞升平,但这种作品兜来转去只在个人情感小圈圈内,装模作样,惹人怜惜;山鸡野狐,终非上品。今天的文学史固然不能因人废文而只字不提张爱玲,而且我们还要分析张爱玲的独特贡献何在,但拔高到超过鲁迅的高度就显得荒诞。纯粹从艺术上说,一个小说写得越来越差的作家,怎能与在小说、散文诗、旧诗与杂文多个文体领域都表现出顶尖水平的民族魂作家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