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簡明教程

第二節 台灣“現代詩”

字體:16+-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台灣現代主義詩潮發展的重要時期,並由此成為台灣文壇特色鮮明的文學流派。

台灣“現代詩”運動經曆過兩個時段:以紀弦1953年2月創辦的《現代詩》為發端,到1956年紀弦發起成立“現代派”為第一時段;第二時段是以1959年《創世紀》改組擴版為標誌,到60年代末《創世紀》停刊為止。此間,“現代派”、“藍星”、“創世紀”是三個影響最大、創作實績較突出的詩歌群體。

“現代派”詩社正式成立於1956年,發起人是紀弦,成員有葉泥、鄭愁予、林亨泰、方思、羅行、林泠、黃荷生等。紀弦提出了“現代派六大信條”,認為新詩應是“橫的移植”、“知性之強調”、“追求詩的純粹性”,倡導破舊創新、絕對開放,提出了“新詩現代化”口號。代表作品有紀弦的《阿富羅底之死》、鄭愁予的《錯誤》、方思的《聲音》等。

“藍星”詩社1954年3月成立,由夏菁、鄧禹平等倡議,餘光中、覃子豪、鍾鼎文等詩人為骨幹,參與者還有羅門、蓉子、向明、周夢蝶、夐虹、黃用、張健等。“藍星”詩社追求在穩健中求發展,尊崇獨立自主的藝術精神,注重潛意識的挖掘和內心探索。代表作品有餘光中的《蓮的聯想》《白玉苦瓜》、覃子豪的《畫廊》、羅門的《麥堅利堡》等。

“創世紀”詩社形成於1954年前後,主要成員有洛夫、張默、瘂弦、季紅、商禽、辛鬱、碧果、葉維廉、周鼎等。詩社同人信奉超現實主義理論,常常把人的內心矛盾、複雜衝突等作為詩歌表現的對象,追求“直覺形相(意象)的瞬間真貌之掌握”。代表作品有洛夫的《石室之死亡》、瘂弦的《深淵》、商禽的《逃亡的天空》等。

最初高舉現代詩旗幟的是以紀弦為首的“現代派”詩社,他們向世界詩壇學習新的表現手法,追求新詩的現代化等目標,對改變當時極端政治化和狹隘傳統觀念的詩壇風氣,具有極大的衝擊力和更新意義。“藍星”詩社是針對紀弦的一個“反動”,也是對“現代派詩社”強調“橫的移植”和“主知”的一個牽製和補充。“藍星”詩社攝取的是“現代”派中較為溫和的一麵,“藍星”以其穩健的風格獲得了更廣泛的讀者。而在現代詩理論上作深入探索的,在創作上勇於“現代”實驗的應是“創世紀”詩人群。他們揭起“超現實主義”反理性的大旗,認為夢、潛意識、欲望是人性最重要的根源。“創世紀”詩人群對台灣的現代詩,從語言、表達策略、方法到整體風格都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不過某些作品由於實驗性太強過於晦澀而拉開了詩人與讀者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