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簡明教程

第二節 “革命樣板戲”

字體:16+-

“革命樣板戲”是“文革”時期對一些舞台藝術作品的特殊稱謂,最早的“樣板戲”是指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和交響音樂《沙家浜》八部作品,其後出現的一些舞台藝術作品如《龍江頌》《平原作戰》、芭蕾舞劇《紅嫂》等也被列入其中。作為“文革”時期“政治化”審美的代表,“革命樣板戲”集中反映了這一時期的藝術理念和美學追求。

“革命樣板戲”及其類屬的大部分作品,都與“十七年”時期的“革命現代京劇”的創演活動以及連續進行的“戲改”運動之間有著緊密的關係。1950年,為了推動戲曲改革,成立了“中央戲曲改進委員會”,戲曲領域中以“改製”、“改人”、“改戲”為主要目標的戲曲改革運動持續深入開展。50年代末在“以現代劇目為綱”的號召下,全國掀起創演現代戲的風潮。60年代初,毛澤東在關於文藝問題的兩個批示中,對戲劇部門“社會主義改造”情況表示出強烈不滿,更加速了戲劇革命的步伐,激進文藝觀念在這一時期所提倡的現代戲裏已初露端倪。1964年,北京舉辦了規模空前的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大會,集中展示了革命現代京劇的成果,“樣板戲”的劇目雛形大多由此產生。[18]究其源頭,又可追溯到延安時期的評劇改革。因此,“文革”時期的“樣板戲”現象,實際上是自延安評劇改革至“十七年”、“戲改”運動背景下戲劇革命化的自然延續。指導“樣板戲”創作的“根本任務論”、“三突出”、“兩結合”等文藝觀念,也是早在“文革”之前就成為創作定勢的“左翼”文藝觀念極端推進的結果,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確立的“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以及“政治第一、藝術第二”的價值觀在共和國時期文藝創作中的持續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