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簡明教程

第四節 四十年代的文學

字體:16+-

中國現代文學的第三個時期,也稱“四十年代文學”,時間上指1937年至1949年。這是一個以戰爭為主的曆史時期,因此,這一階段的文學呈現出與前兩個時期大為不同的情形。其特點可以概括為:

一、文學在戰爭環境中艱難發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9月武力侵占中國東北三省之後,其妄圖吞並中國的野心不斷膨脹,幾年間不斷以武力頻頻挑起事端,終於在1937年發動了全麵侵華的戰爭。由於敵強我弱,大片國土相繼淪陷,數百萬民眾遭到屠殺,財產損失不計其數。麵對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中國人民空前團結,同仇敵愾,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頑強鬥爭,終於在1945年8月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殘酷的戰爭環境改變著文學,作家們的文學觀念和創作傾向也發生了極大變化,文學變為戰鬥的武器。宣揚民族意識、振奮民眾精神、謳歌抗戰英雄、揭露侵略者的罪惡等,成為文學的主導潮流和絕大多數作家的創作追求。因此,為廣大民眾所喜愛的藝術形式和藝術類型有了較大發展,比如戲劇、電影、朗誦詩、特寫、報告文學等。

二、文學的區域化狀態。這一時期,文學在國民黨統治區(“國統區”)、共產黨統治區(“解放區”)和日本侵略者占領區域(“淪陷區”)三個區域形成各自不同的特點。國統區集中了當時大多數作家,形成了重慶、桂林、香港、昆明等幾個文化中心。作品多以突出民族意識、鼓舞民眾抗戰和揭露現實弊端、批判民族劣根性等內容為主,曆史劇、街頭劇、長篇小說和雜文等取得較大成就。解放區在1942年5月之後,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引下,文藝全力向大眾化、普及化發展,作品多以表現解放區工人、農民和士兵的敵後抗戰、生產勞動、民主建設和移風易俗等為主,總體呈現出昂揚、樂觀的風貌。以秧歌劇為主的戲劇、民歌風味的詩歌和以通俗明快為主調的小說等,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淪陷區文壇亦有收獲,張愛玲可謂代表。抗戰時期的“孤島文學”是值得注意的文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