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代曆史、史學與理論比較研究

第一節 古代中國與西方曆史理論概論

字體:16+-

一、古代中國曆史理論概論

(一)中國殷周之際至春秋時期的天道觀

1.《尚書》和《詩經》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克商[1],周由此取代商成為天下共主,商王室的繼承者則淪為周天子製下的一方諸侯。發生在殷周之際的這場政權易位,在中國曆史上影響深遠,早期中國的觀念信仰、政治文化、統治方式、社會風尚等方方麵麵,可能都因此發生了革命性轉變,而其中首要的,乃是在思想層麵上隨著對“天”、“天命”的深刻反思而出現的天道觀的突破。

反映殷周之際思想狀況的資料,主要是《尚書》中的周初諸誥及《詩經》中的一些篇章。

《尚書》,最初稱《書》,漢代稱《尚書》,意為“上古帝王之書”[2]。“書”字的本義,是書寫、記錄。[3]最初的《書》,指的是當時留存著的王室檔案。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學者,主要是儒家,可能還有墨家,以《書》作為講授傳習的主要教本[4]。大約正是在這種代代相承的研習講授中,《書》的篇目逐漸固定下來[5]。秦火之後,《尚書》散佚。西漢初年,原秦博士,濟南伏生口傳《尚書》28篇,因係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抄寫,被稱為《今文尚書》。另相傳在漢武帝時,從孔子舊宅壁中得《書》,較伏生所傳多16篇,因係用六國時字體書寫,被稱為《古文尚書》。《古文尚書》未能流布,可能在兩漢時即已亡佚。由於《尚書》在漢以後受到官方重視,祿利所向,在東漢及魏晉時期,不時有人以所謂的《古文尚書》上獻朝廷,由此造成《尚書》中真偽混雜。今本《尚書》為唐太宗時孔穎達奉詔刊定,包括伏生所傳28篇“今文”和晚出的25篇“古文”經傳。晚出的這25篇“古文”《尚書》,經過清代閻若瑑、惠棟等相繼考辯,學術界已公認是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