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務

第二節 行為主義心理學

字體:16+-

任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谘詢的方法都是以一定的心理學的理論為基礎的,行為療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谘詢中的運用是十分廣泛的。行為療法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

“行為療法”(behaviour therapy)一詞在美國最初是斯金納(B.F.Skinner)等人於1954年提出的。1958年艾森克(H.J.Eysenck)在南非醫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上也用了“行為療法”一詞。行為療法是在20世紀50~60年代發展起來的。

行為療法也叫行為矯正法,指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用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來矯正人的某些適應不良行為的方法。沃爾普(J.Wolpe)認為,行為療法就是要“利用通過各種實驗而確定的有關學習的原理和範型去克服不適應的行為習慣”(沃爾普,1990)。

行為療法是以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原理、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以及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為基礎的。

一、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原理

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Z.P.Pavlov)在其實驗室研究狗的消化過程,無意中發現應答性的條件反射作用,即經典的條件反射原理。通過該原理,他不僅揭示了生物正常行為產生的原因,而且也揭示了異常行為產生的原因。他通過條件反射原理將狗訓練到每看見橢圓形時就流涎,然後把橢圓形逐漸變成圓形,當狗再也不能辨別橢圓形(該流涎)和圓形(不該流涎)時,即無所適從時,狗竟會出現精神紊亂、狂吠、哀鳴並咬壞儀器等實驗性的神經症症狀。其他實驗研究也表明,伴有強烈的情感和情緒的許多過敏反應,如抑製不住的脾氣爆發、內髒的反應等,都可以理解為習得的條件反應。已有一些行為治療家提出對包括神經症和精神病在內的許多人類的適應不良行為都可以這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