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务

第三节 罗杰斯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模式

字体:16+-

罗杰斯受过严格的原教旨主义基督教的教育,该教育强调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他父母的宗教教导从童年到青少年,以至他进入大学,仍牢牢地控制着他。他20岁作为国际基督教徒学生会议代表,旅居北京的六个月期间,由于与美国的邮件往来延迟到达,复信常常已是来信的两个月后,这给罗杰斯的父母带来了无限的惊恐,因为罗杰斯从幼年起就习惯于记下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把副本交给父母。这段经历使罗杰斯与父母在宗教和理智上的纽带断裂了,使他“能够思考我自己的思想,得出我自己的结论,并采取我所信任的立场”。这使罗杰斯相信人必须依靠自己的经验。这成为他创立非指导性患者中心或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基础。这种治疗方式在美国非常普遍,并且被运用于在各种环境下改善人格的尝试中。

一、罗杰斯对人格的研究

与奥尔波特仅仅对成熟、健康的成人研究不同,罗杰斯也在人格出现紊乱的人身上开展工作。罗杰斯的治疗方法不像弗洛伊德那样把改变人格的主要责任放在治疗者身上,而是放在患者身上,这样的方法就是“当事人中心疗法”。

罗杰斯认为人应当是有意识、有理性的人,他认为人并不被童年期的事件所控制,诸如,生活自理训练、早期断乳以及成熟前的性体验等。虽然他认为童年期的经验是重要的,但对于健康人格,现在的经验比过去的经验更重要。正如他在个人生活中信任自己的经验一样,在治疗中信任患者自己的经验。

二、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动机

罗杰斯的人格体系中的动机就是保持、实现和提高个体的“一个基本的需要”。这个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成长因素是天生的。最初几年,它更多地指向生理方面——食物、水和空气,使有机体能保持下来。

而实现要比保持有机体做的事情多得多,它推进并提高人的成熟和发展。尽管成熟过程有遗传的因素,这个过程要求主体的主观努力,正像儿童蹒跚学步,跌倒并摔疼自己,儿童仍会不断地尝试,并最终学会走路。罗杰斯认为这是实现的倾向,作为一种推动力量的结果。

当人长到更大些时,自我开始发展,实现的重点就从生理方面转到了心理方面,随后就集中到人格上来(他虽没有明确指出转换时间,但我们从他的著作中可以推论),这种转换开始于儿童时期,完成于青春后期。

自我意识一开始萌芽,便朝向自我实现。这个毕生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自我实现的过程是成为自己的过程,是发展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潜能的过程。罗杰斯认为,人有先天的创造冲动,而且这个重要的创造物就是一个人的自我。

三、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意识的发展

婴幼儿时期,儿童开始形成了自我意识,即把他自己的经验从其余经验中分离出来。罗杰斯认为,自我意识发展的道路有赖于儿童在婴幼儿时期所得到的爱——这便是积极关心的需要。如果婴幼儿从其他人,特别是母亲那里,得到慈爱和赞许,满足了他的积极关心的需要,他就能成长为健康的人格。如果母亲不给予积极的关心,儿童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积极关心,就内化了母亲的态度。例如,当婴幼儿把东西扔到床外时,母亲表现出不赞许,以后每当出现这种行为时,他就像母亲那样惩罚自己。儿童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积极关心,于是便产生了价值的条件,这是指,儿童在一定条件下,才有自我价值感。幼儿必须避免一些行为和思想,这些行为或思想按照母亲的标准会给儿童带来非难和反抗。这使儿童产生心理防御,其结果是,他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他真实的本性或自我不可能完全表现出来,自我概念和他们周围现实之间出现了不一致,他们就不能成长为健康的人格。

在婴幼儿时期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心是形成健康人格所必需的。当母亲持续不断地给儿童以慈爱而较少注意他们如何行动时,这种态度就内化为婴幼儿的一套规范和准则。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人在自我实现上,在发展他的潜能上是无拘无束的。而且自我实现过程一旦开始,就能成为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最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四、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格特点

健康人格不是人的状态,而是过程。“是趋势,而不是终点”,罗杰斯的《论变化着的人》贴切地说明了他的这一观点。

自我实现是艰难的,有时是痛苦的过程,“它包含着去做的勇气……它意味着把自己完全投入生活的激流之中”。他把快乐看做努力自我实现的副产品,但快乐不是目标。自我实现的人使生活过得充实、富有意义,且具有挑战性。

自我实现者确实是他们自己,他们不需要假面具或门面来防护自己。罗杰斯认为,自我是人格的主人,方向、行为的选择均由自己决定,不是生活在其他人规定的准则中。

五、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具体特征

(一)经验的开放性

因为卸下了不必要的心理防御功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能毫不歪曲和阻碍地反应来源于身体内外的感觉和情感,并能够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新的感知途径上去,他们比具有心理防御性的人的情绪体验更强烈。

(二)存在主义生活

这一品质是健康人格最本质的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完全生活于存在的每一瞬间。由于健康人对一切经验均是敞开的,所以自我就经常接受每一经验的影响或更新,他们不控制或摆布经验,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所以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

(三)信任自己的机体

由于健康人对经验是完全敞开的,所以在采取决定的时候,他就有获取一切有用信息(人的需要、社会要求、过去的记忆、当前的知觉)的方法。在采取决定的过程中,整个人格都参与,健康人像相信自己那样信任自己做出的决定。而防御性的人则害怕他人会怎么想,害怕违反社会礼仪规范。

(四)自由感

罗杰斯认为,人的心理越健康,他体验到的选择自由和行动自由也就越大。他们在没有强制和压抑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取舍。而防御性的人的行为是被超越本人所能控制的因素决定的,他们选择自由有限,在生活中没有权利感。

(五)创造力

所有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都具有高度的创造力。那些对一些经验完全敞开并信任他们自己的有机体和自由灵活地做出决定及行动的人,就能在他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高度的创造力。罗杰斯认为,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在环境激烈变革中更有适应能力并能生存下来。

六、评价

罗杰斯认为健康的人有自我指引成长和变化的能力,能引导自己不受童年事件阻碍,这种观点是积极的、令人信服的。他的自我概念的发展受母亲的影响,也得到实验和常识两方面的证实。他把心理健康的人描绘成对一切经验完全敞开,他们有完全生活于每一瞬间的能力,令人振奋,同时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

罗杰斯的观点中缺少对其他人的责任感、明确的目标和目的。该理论似乎把个体引导到自私和自我放纵的生活状态中去。这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似乎是世界的中心,而不是世界中相互作用、负有责任的参与者。罗杰斯相信人对客观事物的情绪感受重于推理和逻辑的有效性,也表现了他的反智力的偏见。

尽管对罗杰斯观点有质疑,但是他的理论和由此而产生的当事人中心疗法在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广为流行,说明他的治疗方法是成功的,是值得我们探索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