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37岁的弗兰克(1905—1997)所经历的地狱般的生活,是从一辆由他的出生地奥地利的维也纳开往东北方向的拥挤的火车上开始的。几昼夜后的一天拂晓,1500多名旅客看到了奥斯维辛车站的站牌和纳粹死亡集中营的铁丝网和岗楼。弗兰克进入了这个索取了他的六百万犹太同胞生命的高效率的屠杀世界。他是极少数的几个幸存者之一,他的身体和精神忍受了语言难以形容的痛苦,这一严峻考验增强了他对人的能力的信任,对他信仰的理论提供了最严格的检验。他认为人在面对压倒一切的痛苦时,甚至在死亡的门槛上也能发现生活的意义和目的。
到达集中营那天的上午,他的旅伴中90%——超过1300人在党卫军军官的随意指点下被杀害了。留下的俘虏被命令交出所有的财物。弗兰克没能保存凝聚他全部心血的待出版的第一部手稿,面对灾难性的丧失,正当他考虑生活是否还有意义的问题时,从他穿着的已死俘虏的衣服口袋里发现了碎纸片,上面保留着祷文:“用你整个心,用你整个灵魂,用你的全部力量爱你的上帝。”这句话对他来说则变成了“服从生活的命令,不管一个人面对的生活是痛苦的,甚或是濒临死亡的”。
1942—1945年,弗兰克这个医学博士,维也纳罗斯儿童医院神经病科前主任的工作是精疲力竭地挖掘地沟和隧道,或者铺设铁道。在寒冷的冬季经常只有极单薄的衣服御寒。这时他除了“**裸的生命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东西能丧失了”。弗兰克从集中营回国时有了这样的认识: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选择他们行动的能力,能保存生活结局的最后权利。弗兰克援引尼采的观点:“懂得为什么活着的人,无论什么样的生活他都能忍受。”他认为,在一切情况下包括痛苦和死亡在内,都能够发现意义。他谈到,忍受痛苦是为了活下去,但是在人的受苦中发现某种意义,才能达到幸存下来的目的。
战争结束后,他重新工作,研究意义意志对人的存在的重要性的学说,他称之为意义疗法。此后,他出版了17部著作,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访问美国30多次,并在美国哈佛大学、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圣地亚哥美国国际大学任教。弗兰克的意义疗法在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以及普通人中有许多追随者。
一、弗兰克对人格的研究
弗兰克关于心理健康的观点,强调意义意志的重要性,弗兰克的意义疗法就是有关人存在的意义、人对生活意义的需要以及发现生活意义的特殊的治疗技术,主要是针对那些生活缺乏意义者的心理治疗方法。他曾指出,任何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都是以一种关于人性的理论和人生哲学为基础的。
从意义疗法引申的人性理论有三个支柱概念,它们是意志自由、意义意志和生活的意义。弗兰克认为尽管对于那些影响我们生活的外部条件来说,我们是受支配的,但是我们选择行动的时候是自由的。这些给予我们的上升到环境和命运之上的最终的自由就是意志自由。
他提出意义意志和生活的意义探索的观点。意义意志和生活的意义探索的是一种向生活提供目的、意义的需要。我们越能超越自己,把自己献给一种事业,就越能成为完美的人。这就是健康人格发展的最终目标。
他认为健康人对意义的探索包括探索个人的责任。健康人不仅应该独立地探索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还应该发现自己的道路,坚持下去,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也就是说面对经常出现的生活中的挑战,我们不应该仅是想和说,应该用行动做出表达。
弗兰克把缺乏生活意义的状态称为意向性神经症。该病特征与感到生活充实和活跃相反,这种人的生活状态是缺失意义、缺失目的、缺乏目标和生活在空虚状态之中的。弗兰克这样描写他的俘虏伙伴,“灾难使他在生活中再也看不出意义,没有目标,没了目的,故而也就没了坚持下去的意义。不久他就死去了”。弗兰克证明,在各种文化背景下,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文化中,广泛存在着生活空虚状态。而且正在迅速地扩展着。弗兰克治疗意向性神经症的办法,对于帮助每个人获得生活中的意义感和目的感都是适宜的。
二、健康的人类存在的本性——精神性、自由和责任心
弗兰克认为人类存在的本性由精神性、自由和责任心构成。精神性是难以下定义的概念,可以设想成精神或心灵。在弗兰克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自由,指心理健康的人不是被本能、遗传特征以及环境条件所支配的,他有选择自己行动的自由。没有体验这种自由的人,不是被决定论的信念造成了偏见,就是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神经症。责任心指的是,健康人每时每刻都愿意承担生活的责任,认为人生的意义是由生活的质量决定的,从事有创造性的工作并保持在高水平上,比长寿更重要。
没有精神性、自由和责任心,不可能发现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三、超越自我的人格动机——意义意志
在弗兰克超越自我人格动机体系中,最基本、最强大、起支配作用的动机是意义意志。它对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极端情况下(诸如,弗兰克在奥斯维辛所面临的情况)。生活的意义对个体的每个时刻都是独特的,所以,意义意志适用于一切人的各个方面。任务和命运对个人来说是独特的,所以每个人必须找到在不同情境中适合自己的生活意义。这就像弗兰克从无忧无虑的、受尊敬的医生,变成奥斯维辛119,104号(这是他的囚号)俘虏那样。某些情境要求我们主动地塑造我们的命运;另一些情境则要求我们接受命运、承受磨难。弗兰克认为任何情境都有意义,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发现这种意义。
复杂的、富于挑战的对生活意义的探索,会增加而不是降低内心的紧张程度。弗兰克把这种紧张的增加看成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生活缺乏紧张,缺少了意义,注定要走向意向性神经症。在已经达到或完成的任务目标和应该达到的或完成的任务、目标之间,保留着一定程度的紧张。在我们是什么样和应该是什么样之间保留着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健康人永远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为生活提供意义。不断完成新目标的挑战给生活提供了兴趣和刺激。抛弃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就会造成生活空虚、感到厌烦、冷漠和没目的。
弗兰克论述了三种向生活提供意义的方式,分别是对世界提供某种创造物的方式,从世界中吸取经验的方式,以及对痛苦采取态度的方式。与向生活提供意义的方式相对应,也有三种最基本的价值体系,分别是创造的价值、体验的价值和态度的价值。创造的价值实现在创造性活动和生产活动中,通过创造有形产品、无形思想的活动或提供其他东西的活动向生活提供意义。创造的价值专注于向世界授予。体验的价值专注于从世界索取,通过使自己沉浸于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美好事物表现出来。音乐爱好者倾听交响乐进入陶醉的状态,体验了有价值的生活。意义可能存在于一定时期,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在生活的一切时刻找到意义。
在没有美好的事物体验,也没有机会表现创造性的时候,态度价值得以发挥作用。实际上,像弗兰克的经历一样令人沮丧和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并不是多见的,而弗兰克则最强烈地要求发现意义,向我们提供发现意义的最大机会。当遇到我们无力改变或回避状态时,唯一合理的反应方式是认可,接受命运、忍受痛苦、保持尊严,是作为完美人格的最后考验。
发现生活中意义的人达到了超越自我的状态,即健康人格本质的最终状态。
四、超越自我的人的本性
在弗兰克看来,我们生活的主要动机不是探索自我,而是探索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讲,有“忘掉”自己的意思。心理健康的人已经超越了自我中心,所以称为超越自我的人。
弗兰克把这个超越自我的特性与人眼察看自我之外世界的能力相比。例如,当眼睛被白内障遮盖的时候,白内障成了唯一能看到的东西,眼睛就不能看到其他的东西了。
与弗兰克的主张对立的理论认为:完美人格发展的目标或动机,是自我的完成,自我的现实化。弗兰克认为,这种观点把人描绘成了一个不与现实世界或其他人发生相互作用而只同自我打交道的封闭系统。他认为追求目标只局限在自我之中,这是自我挫折。
弗兰克阐述道,我们越有意追求愉快,所能感到的愉快就越少。生活定向为追求快乐,就永远不会感到快乐。快乐不是被追求到的,而是随着实现意义,达到自我之外的目标,自然而然地到来的。我们越是追求自我实现,就越达不到自我实现。他认为达成自我实现的唯一道路是经由实现超出自我意义的道路。弗兰克认为他的观点与马斯洛的观点相一致,马斯洛说,达到自我实现最好的方法是献身于工作,献身于超出自我的某种事情。
当人们看不到他们在世界上的意义和目的时,他们就会集中注意自己。心理健康就是前进到超出自我中心,达到超越自我,使自我全神贯注在意义和目的上。这样,自我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
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的特点是:①他们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②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负责;③他们不是被自己之外的力量决定的;④他们缔造了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⑤他们有意识控制自己的生活;⑥他们能够表现出创造、体验和态度的价值;⑦他们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健康人格还有几个其他特征。
(一)健康人格是指向未来的,是由远景目标和任务指引的
弗兰克写道:“这是人的独特性,他只有面向未来才能生活。”对未来没有信心,丧失了生活上的“精神支柱”,心理和身体注定会迅速地衰退下去。弗兰克在奥斯维辛的许多俘虏伙伴放弃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标,他们在几天内就死去了。弗兰克曾经处在可怕的痛苦、寒冷、饥饿、恐怖之中,但当他强迫自己去考虑其他事情时,他头脑中突然产生了自己在漂亮的演讲厅里报告集中营心理学的表象,他被压抑的情绪高涨起来了,超越了当时的痛苦和绝望。
(二)超越自我的人是献身工作的,通过职业或任务向世界提供某种有价值的东西
弗兰克认为向生活提供意义的不是任务(外部力量),而是我们的人格(内部力量)。比如,一名护士做了每天都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这对向生活提供意义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个护士安慰了恐惧或者濒临死亡的患者时,才是其超越自我的表现。
(三)超越自我的人有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爱是人类的最终目标,通过被爱实现人的独特性。当我们被爱的时候,我们的独特性就被另一个人认可了。当我们把爱给予另一个人时,我们就能够察觉到他与众不同的品质和特性,并使我们所爱的人实现尚未发掘的潜能。
五、评价
弗兰克关于人性的理论和意义疗法,在欧美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他的观点表述的清晰性使人耐读,他坦诚地描写自己经历的可怕事件,使他的著作具有巨大的可信度。弗兰克在纳粹集中营那样恶劣的环境中都能发现生活的意义,这就说明,我们今天无论面临什么情况,都应该、也会更好地实践生活的意义。他提出了一个似乎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许多人的生活中缺乏意义,人类丧失了生活“理由”的人越来越多。弗兰克提出的发现生活意义的三种方式(创造性的、体验的以及态度的价值)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弗兰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性的乐观主义图景,我们被告知,我们有任何外部力量都不能取消的自由,人类本身对于决定生活结局是有权力的。弗兰克的精神自由不仅对心理健康的人,而且对单纯地活下去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是与宿命论的人生观大相径庭的,是对人类自己有责任心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他的心理健康观中超越自我,指向未来的目标,献身、责任和爱、自由选择、独立自主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