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務

第三節 中學生心理發展矛盾

字體:16+-

一、獨立性與依賴性

一方麵,進入青春期後,“成人感”的迅速膨脹使中學生在思想言行等各方麵都表現出極大的獨立性,希望自主、反對權威,竭力擺脫家長老師等成人的管束,甚至與家長老師“戰火頻繁”。有時還沒聽清成人說話的內容,隻看到成人對他們那副懷疑的表情就足以讓少年的自尊心受到威脅。然而另一方麵,青少年子女對父母、成人及長輩又存在較多的依賴性。因為此時的中學生閱曆還不夠豐富,麵對陌生或者複雜的環境時,他們往往缺乏信心,難作抉擇;同時,在經濟上大多數中學生還得依靠父母,對家庭的習慣性依賴仍然存在。下麵我們就來聽聽一位母親的心裏話:“我發現兒子上初中之後變得很古怪。開始,有一段時間我還像小學一樣過問他的學習,每天吃完飯問問他學到哪了,想幫他背背、默默。可他卻說‘我都上初中了,你別管我了不行嗎?’總把我往外推。有三四天我就看我的電視沒理他,他又說了:‘你就知道看電視,也不關心關心我,這道數學題不會,你快來看看啊!’倒成了我不關心他了?我有時候周末要加班,連著一個月沒歇,沒想到兒子打來電話問我:‘你今天又不歇啊?’我好像都看到了他臉上的遺憾,就推掉了手頭的工作,趕忙回了家,本想和他好好聊聊。他可倒好,高高興興把我迎進門以後就又把門一關,到他自己屋去了。簡直莫名其妙!”這是個很典型的例子。一方麵少年期的中學生非常想有自己的空間,證明自己的能力,可遇到困難後又不願意自己承擔,希望得到成人的關心與幫助。而且,還很懷念小時候在父母身邊的生活,感覺那樣有安全感。

家長老師要想讓孩子真正地獨立起來,就需要盡量嚐試讓中學生自己處理一些事件,讓他們在獨立地處理事情中增長才幹。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教師和家長可以與中學生心平氣和地溝通,了解他們的願望和要求。如果隻是一味地要求中學生獨立,而沒有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那麽很難理解孩子的心靈。在他們困難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很可能想幫助他們,卻覺得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