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務

第八節 經前期緊張症

字體:16+-

經前期緊張症(premenstrual syndrome),又稱經前期綜合征,是指生育年齡的健康婦女於月經前1~2周所表現出的一係列情緒及軀體症狀群。本病是成年女性的常見心身疾患。國內統計女性罹發率為50%左右,但病情嚴重或持久者少見。鑒於發生後心理行為的劇烈變化及對工作、生活的影響,可因易怒、抑鬱、強迫性行為而導致家庭悲劇甚至構成犯罪暴行等不良後果,本病已為社會心理學家和臨床所矚目;因20~30歲年齡的女性患病率最高,也應引起青年工作者的重視。

一、致病原因

首先,本病的發生主要與女性激素分泌失調有關。由於大腦皮層興奮減低,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垂體促卵泡生長素(FSH)分泌過多,致經前雌激素增高,使水鹽代謝和糖代謝紊亂,引發一係列心身症狀。某些藥物,如前列腺素、泌乳素、醛固酮不當使用,也可致類似表現。

其次,少年兒童時期的不幸遭遇,家庭不睦、學習成績提高困難、戀愛受挫等經曆而產生的長期不良情緒體驗及經前期出現負性或激惹心境的生活事件,導致焦慮、悲傷,並刺激雌性激素的異常分泌可致發病。

再次,我國傳統習俗對女性的歧視、封建禮教人為誇大經血的“肮髒”“汙穢”,造成了婦女對月經的偏見和惶恐。在傳統道德觀念影響下,性教育保守、落後,尤其缺乏對處於性成熟期的少年的性教育,使其缺乏對性生理變化的認識,對月經**產生恐懼、羞澀的心理,常難以向成人啟齒請教。對社會中有關月經的偏見缺乏分辨力,加之耳聞目睹他人行經時的痛苦或麻煩,從而產生心理緊張,形成惡性循環。

最後,偏執型人格,如行為固執、情緒不穩、衝動暴躁、敏感多疑、心胸狹窄、不接受勸告、富於挑戰和攻擊行為等,是經前期緊張症患者的個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