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務

第十五章 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教育

字體:16+-

第一節 教師的心理健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民族的希望在於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於教師。教師是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者。教師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對教師個人工作的成敗有重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的成長有著極其重大的作用。

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行者,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景宜采用SCL-90量表對贛州市408名初中學生和106名教師進行了測查。結果發現,在教師的人際關係敏感與學生的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敵對間均存有顯著正相關;教師的焦慮、敵對與學生的人際關係敏感,教師的偏執與學生的抑鬱也均存有顯著正相關。(景宜.初中教師與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相關性研究.贛州:江西理工大學,2009)高潔的研究結果顯示,教師的軀體化、抑鬱、敵對、偏執、SCL-90總均分與小學生心理健康總分存在顯著正相關。(高潔.西安市高年級小學生心理健康與父母、教師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2007)以上的實證研究表明,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

所羅門教授(Solomon)說過:“在個體人格發展方麵,教師的影響僅次於父母。一個孩子如果擁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愛,又得到一個身心健康的教師,那是無比幸福的。相反的,如果他既不能從父母那邊得到足夠的關懷與愛護,又受到情緒不穩定教師的無端困擾,必將造成許多身心發展的問題。”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Dr.Hain G.Ginott)關於教師的作用和力量有一段精彩的論述,他說:“在經曆了若幹年的教師工作之後,我得到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學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的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製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學生丟臉,也能使他們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無論在什麽情況下,一場危機之惡化或化解,學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決定於我。”(注:周冬蘇,梁妙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行動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這說明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人格發展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多麽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