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南方絲綢之路:雲南茶馬古道音樂文化研究

結論

字體:16+-

英國文化人類學的奠基人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1]曾經說過:“文化或文明,就其寬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複雜整體。”筆者在此文中,正是將馬幫音樂文化作為一個整體性的研究課題,涉及馬幫文化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習俗等方方麵麵內容。

全文共六個章節,第一章是對茶馬古道生態環境的整體性概述。從曆史、地理兩個方麵對茶馬古道進行了自然生態環境的概況介紹;從人文因素、馬幫的形成與生活以及茶馬古道的曆史貢獻等三個方麵進行了人文生態環境的梳理與總結。第二章是筆者在茶馬古道雲南段選點中,對采訪到的12位趕馬人進行口述史記錄。以漢族、藏族趕馬人為主,兼具納西族、白族、彝族等其他民族趕馬人,與他們的交流主要站在民族音樂學角度,圍繞馬幫生活、馬幫音樂、馬幫參與的活動,並由此展開了對選點地區的馬幫音樂文化調查與研究。第三章是茶馬古道雲南段的音樂事象《趕馬調》,以分布在雲南段的不同民族《趕馬調》為軸線,調查研究漢族馬幫《大趕馬》《小趕馬》《老趕馬調》,藏族馬幫《趕馬山歌》《趕馬情卦》以及納西族馬幫《趕馬調》等多首曲調。在音樂學分析的基礎上,對馬幫音樂進行了初探性的研究。第四章為茶馬古道雲南段音樂事象之二,涉及馬幫音樂的其他音樂種類。以采錄到的藏族馬幫的德欽弦子獨奏、奔子欄鍋莊舞、彝族的三弦、他留人的小三弦演奏等為主,充實馬幫音樂。這兩章的音樂事象均是以音樂本體分析為基礎,對茶馬古道上的音樂事象進行了橫向、縱向的調查與研究。第五章是茶馬古道雲南段文化事象,以“馬幫文化”為主題,從共同生活圈的角度闡述了馬幫文化所具備的物質層麵、製度層麵、心理層麵三方麵的文化屬性,在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事象中,又呈現出對於茶馬古道這一共同語境的妥協性與適應性特征。第六章是對茶馬古道雲南段現狀保存情況的調查以及筆者對於未來的展望與思考。以雲南段現已出現的各種保存狀況為切入點,展開了將茶馬古道作為一項文化產業發展的設想,並提出了相關的思路與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