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天人之際:反思新時期古代文論研究方式的轉換

四、從現代化到反思現代性

字體:16+-

由於內在機製的自然演變,古代文論就此走下神壇。而就在人們還沒來得及意識到問題的存在的時候,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開始了,原本古代文論所依附的整個中國傳統文化都受到了外來思想和製度的衝擊,傳統文化和古代文論都猝不及防地需要麵對衝擊,做出反應。而這樣的嚐試對於本已勢衰的話語體係來說注定是失敗的。麵對這樣的狀況,人們更多地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將問題直接暴露出來的這一表層的契機。無論如何,作為傳統文化核心組成部分的古代文論即使無力回應社會巨變中迫切的文學與思想問題,也不可能遭到被全盤遺棄的待遇,它畢竟在幾個世紀以來漫長的社會演進過程中寫下了光輝的篇章,並且毋庸置疑地成了反思傳統、重塑民族精神特性的寶貴資源。梳理清楚它在古代語境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機製,及其在現代語境中話語權力旁落的原因,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看清楚現代以來在自身演變與衝擊—反應一顯一隱的雙重因素交互作用的複雜狀況下,古代文論到底具有怎樣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它到底扮演了或者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發揮什麽樣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對新時期以來幾代學者在此領域進行的積極探索和有意義的嚐試,進行必不可少的全盤的梳理,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明辨是非,看清謬誤與價值之所在,也能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在這一個世紀以來的探索之路上,我們到底忽視了什麽,怎麽才能找出正確的方向。

因此,本書的核心內容是對新時期以來中外學界對中國古代文論相關文本的研究方法、轉變曆程及其相互影響做詳細的梳理。這並不是說本書從一開始就假設了這一變化發展一定是單一的、線性的,甚至是有規律可循的,而是像上文所分析的那樣,充分認同古代文論學科即使話語權力勢衰,也依然作為傳統文化話語的組成部分,與思想史、政治學、社會學等其他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保持著或隱或顯的緊密的互動。無論是直麵社會還是以史為鑒,所有人文社會科學對人的核心價值的終極關懷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異曲同工的,而每一個或隱或顯的影響和改變都必然直接或間接地牽動著其他領域,帶來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的變化。這樣的變化一定是與時代的大變化及學科自身固有的品質息息相關的。在相對全麵地理解時代的變遷與學科間互動這兩個變量的前提下,梳理研究方法的轉換,不僅可以盡可能清晰地看到學科發展的曆程,也可以使我們借著對這一曆程的反思,更深刻地認識到研究對象固有的品質,及其曾經、正在、將要占有的位置和產生的影響。就中國古代文論研究而言,正是要在新時期社會發展狀況的大背景下,通過對研究方式與研究者問題意識轉換曆程的考察,重新認識中國古代文論文本的特殊性,及其在國學與西學爭鋒的當代中國和文化心態日趨開放和多元的當代世界的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