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天人之際:反思新時期古代文論研究方式的轉換

第二節 古代文論的精神潛流

字體:16+-

一、精神的救贖

(一)王國維

王國維在《論近年之學術界》中對於曆代以來外來學術的影響有過這樣精辟的論述[14]:

外界之勢力之影響於學術,豈不大哉!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勢力之瓦解也,國民之智力成熟於內,政治之紛亂乘之於外,上無統一之製度,下迫於社會之要求,於是諸子九流各創其學說,於道德、政治、文學上,燦然放萬丈之光焰。此為中國思想之能動時代。自漢以後,天下太平,武帝複以孔子之說統一之。其時新遭秦火,儒家唯以抱殘守缺為事,其為諸子之學者,亦但守其師說,無創作之思想,學界稍稍停滯矣。佛教之東,適值吾國思想凋敝之後,當此之時,學者見之,如饑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飲,擔簦訪道者,接武於蔥嶺之道,繙經譯論者,雲集於南北之都,自六朝至於唐室,而佛陀之教極千古之盛矣。此為吾國思想受動之時代。然當是時,吾國固有之思想與印度之思想互相並行而不相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調和之,此又由受動之時代出,而稍帶能動之性質者也。自宋以後以至本朝,思想之停滯略同於兩漢。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見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

在這裏,王國維對西方學術思想是寄予厚望的,希冀其可以刺激中國傳統思想,以使其複興,重返千古盛況。而事實上,眾所周知的,王國維本人在尋求西方思想資源上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他早期的著作中,我們看到太多直接或間接的西方觀念,尤其是叔本華與康德的哲學美學的影響。且不說王國維早年出版的直接的西方哲學研究專著《叔本華之哲學及其教育學說》,就連對他的《人間詞話》,我們也早就有了蓋棺定論:“《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文學批評的代表作,不僅堪稱中國古典意境理論的集大成之作,也堪稱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的經典之作。王國維接受西方哲學、美學的影響(特別是叔本華與康德的哲學美學),對中國古典的文學理論進行了新的檢討,在繼承中國古典文學理論的同時,又在新的中西交融的學術語境中對之進行了重新闡釋。”[15]羅鋼更是在其新著《傳統的幻象:跨文化語境中的王國維詩學》中,將王國維的詩學放在跨文化的曆史語境中進行考察,通過紮實的文獻搜集,對其所采用的中西思想資源進行了逐一認真的梳理和考辨,認為王國維詩學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尤其是德國近代美學的中國變體,而非植根於中國古代詩學傳統或是中西詩學融合的典範,王國維的“境界說”是一種西方思想的“衍生符號”,它體現的不是對傳統的繼承,而是與傳統的斷裂。[16]至此,王國維作為對“西洋之思想”的積極接受者,使用西方的觀念看待中國古代文論的文本,體現了中西交融,甚至是以西學取代傳統學問的學術特色,已經是無可厚非的共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