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具体研究企业对政府的影响轨道之前,需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企业是否应该影响政府的决策,也就是说企业影响政府有无体制基础,有无内在必然性;第二,企业是否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影响政府的决策,也就是说企业影响政府有无必要性。
1.企业对政府的影响是必然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企业是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政府决策的。企业和政府作为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它们在分工中共同组成了人类社会,各司其职,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彼此都离不开对方,在决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彼此的影响。例如,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它本身不产生价值,但它的运作却离不开资金。政府所有运作所需的资金都来源于企业,因此企业很容易通过“钱”来影响政府或者政府官员的决策。当然这种影响存在着正常手段和非正常手段之分。又例如,政府还需要依靠企业的力量来解决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说就业问题。政府不办企业,当然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要由企业来解决的,因而政府为了解决就业,就不能不考虑企业的要求。诸如这些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它们都是与政府运作以及政府自身的责任紧密相关的,政府为了利用企业的资源解决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维持社会的稳定,就会满足企业提出的一些要求。因此,企业的行为必然会影响到政府在实际中的决策。
2.企业对政府的影响是必要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答案也是非常肯定的,企业非常有必要采取各种方式主动影响政府决策。政府和企业本来就是相互博弈的两大社会主体,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争取,才可以在政企关系中处于一个更加有利的地位。例如,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企业改变外部环境的能力往往比较有限,这个时候就必须借助外力。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的管理主体,在塑造企业外部环境方面有着独特的能力和优势,企业通过影响政府的行为,进而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例如,政府部门作为既得利益集团,往往缺乏改革的内生动力,政府会在现存的制度约束下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很难主动为了迎合企业的需求进行改革。这时企业如果只是一味等待政府的自我觉醒,将会丧失很多发展机会。相反,企业如果可以主动反映自身需求,并采取一些措施给政府施加改革的压力,政府将不得不认真地考虑企业意见,并做出相应回应,即使政府很不情愿进行改革,为了稳定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平息企业的一些强烈抗争,也会做出一些消极的反应。而不管企业采取了什么样的影响方式,政府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接受了这种影响并做出回应,企业的外部环境都会向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企业最终受益。所以,企业在自身能力范围内采取一些措施影响政府的决策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