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澳非篇

埃及的“秦始皇”

字体:16+-

下午,我们来到了孟菲斯博物馆,这里可以算得上是全世界最袖珍的博物馆了,但照样需要买票。

博物馆花园中几尊高大石雕多有残损,园子中心的狮身人面斯芬克斯像高4米以上,由一整块80吨重的岩石雕成,虽然不可同吉萨金字塔前的那座狮身人面斯芬克斯像相比,但它面部五官清晰完整,十分秀美。靠近植物院墙的地方,有一排卖纪念品的小商亭。这里的工艺品做工十分精致。

展厅里只有一尊没有双腿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躺在地上。

孟菲斯餐厅的迎宾仪式

埃及烤饼

孟菲斯的袖珍博物馆

我们来到展厅二层观察台,听导游介绍说,这座雕像原约14米高,由整块石灰岩雕成,相当精美。在一场地震中,雕像的双腿及左手折断。虽历经3200多年的岁月,但雕像上的象形文字都还清晰可见。展厅周边还站立着几尊小石雕, 有些残破但还算精美。

传说,拉美西斯二世在埃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但是他要比秦始皇早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他是埃及执政时间最长的法老,不仅统一了北部三角洲和南部谷地,而且第一个与外敌赫梯族人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从而成为对埃及做出最大贡献的国王。

拉美西斯二世,全名乌瑟玛瑞·塞特潘利·拉美斯·米亚蒙(公元前1304~前1237年执政),生于埃及孟菲斯,父亲塞提一世娶了一位将军的女儿图雅为王后,生有两男两女。但大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拉美西斯二世顺理成章地登上王位,成为埃及第19王朝的法老。

拉美西斯二世的人生充满传奇,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最强大的国王,战无不胜的将军,和蔼可亲的父亲,不知疲倦的建设者等。直至今日,他依然享有这些美誉。敌人惧怕他,臣民爱戴他,神灵保佑他,历史记载他。生活在古埃及第19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古埃及因他而更加辉煌。

有记载写道:拉美西斯二世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辉煌的人生,他细腻的感情世界,他树立自身形象的过人本领,以及他如永恒史诗般的遗体。在他所统治的67年里,成就了埃及被颠覆前的最后繁荣。

博物馆庭院中的狮身人面斯芬克斯像面部清秀,保存完好

博物馆精美的工艺品

拉美西斯二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法老学校”学习:10岁时在军中任职,15岁时父亲带他参战,以培养他将来成为一位智勇双全的国王。拉美西斯二世聪明过人,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就学会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作为国王所必需的两项技能:以军事手段征服敌方和建造王宫。无论是在征战,还是在建筑方面,他都取得了成功。如今的埃及,没有一处土地不留下他的足迹。

大概在拉美西斯二世25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但他已经拥有了足够的雄心和顽强的自我意识,他要让自己的壮举超越所有的前辈。拉美西斯二世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远征,他恢复了埃及对巴勒斯坦的统治。他在叙利亚与同时代的另一强大帝国赫梯族王国发生利益冲突,双方在公元前1286年发生了一次著名的卡叠什战役。

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族人之间的冲突,起因于对叙利亚的绝对控制权。公元前1275年,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率军朝奥龙特河谷进发以征服卡叠什,这是赫梯族在叙利亚建立的一座重镇。拉美西斯二世率领两万埃及士兵和200辆战车投入战斗。这些兵力被分为4支部队,其名称分别为阿蒙、布塔、拉和塞特。这次战争的目标是叙利亚北部的土地,对手则是穆瓦塔里什国王,他有1万名士兵和3500多辆战车。

在靠近奥龙特河的地方,法老的军队抓获了两名自称是赫梯族逃兵的人,他们说有重要情报要通报给埃及人。这两人被带到了拉美西斯二世面前后谎称:穆瓦塔里什的部队距离此地很远,法老可以轻而易举地攻下城池。

拉美西斯二世此时已视卡叠什如囊中之物,未等大部队集结完毕即独自率领阿蒙支队冲向靠近卡叠什的平原地带并在此宿营。直到当他的卫兵抓到敌军先头部队的两名士兵时,拉美西斯二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陷进了敌人的包围圈,但为时已晚。躲在城堡内的赫梯族人突然发起进攻,措手不及的法老军队溃不成军,四下逃窜,只有拉美西斯二世带领贴身侍卫奋力抵挡赫梯族人的进攻。

撰写有关拉美西斯二世专著的作者弗朗克·齐米诺说:“多亏有两件出乎意料的事情,才让拉美西斯二世得以全身而退。首先,赫梯族士兵攻进了埃及军队的营地之后,立即忙着抢夺财物,却把乘胜追击法老军的事儿忘在了脑后;其次,法老军的后续部队及时赶了上来,救助了拉美西斯二世及其士兵。”

这时,整个战局被彻底扭转,本该轻易取胜的赫梯族人身困险境,接近黄昏时分,双方停战。晚上,埃及其他支队的士兵也赶来增援法老。最后由于拉美西斯二世军队的猛烈攻击,以及赫梯族人国内动乱,内外同时干扰,赫梯族人只好被迫提出议和。

弗朗克·齐米诺在相关著作中写道:“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完全如此。穆瓦塔里什虽说失去了许多辆重型战车,但他的士兵几乎毫发未损。但对拉美西斯二世来说,赫梯族人的突袭使他至少损失了一个支队。”战事的结果是一次平局,这迫使拉美西斯二世放弃了攻取卡叠什的打算。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借助自己的宣传工具,把这次几乎要葬送其前程的征战,变成了在一位伟大领袖领导下的英雄壮举。

拉美西斯二世用新的表现手法,把这次战争刻在了诸多神庙上。阿布·辛拜勒神庙描绘卡叠什之战的浮雕中,以前叠放条纹装饰的表面用来表现激动人心的场景,营造出更富戏剧性的动感场面。浮雕中刻画的拉美西斯二世与战车的形象可以让人了解到这种全新的风格。人们对画面细节中的“四只手臂”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多出来的两只手臂应该属于战车驾驶者,他的身躯完全被拉美西斯二世盖住了;有的人则认为正如石刻文字中提到的那样,应该是拉美西斯二世召唤来的阿蒙神的手臂。最新的假设则认为,它们是拉美西斯二世本人的,创作浮雕的艺术家多画两只手臂是为了增加画面的动感。

卡叠什之战以后,埃及人与赫梯人之间的冲突一直延续到穆瓦塔里什国王去世之后,他的继位者阿图西里什与拉美西斯二世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国际条约。促使两国议和的原因是阿西里人的威胁,这个好战的民族不断骚扰两个王国。和约于公元前1269年左右在比——拉美西斯这座由他自己新建的首都签订,这个条约具有很多现代意义。

根据该条约,两国人民之间不再发动战争,在遭受敌人攻击时互相帮助,互相维护对方国王的权益,引渡在对方国家避难的犯人。拉美西斯二世命人把和平条约以楔形文字或象形文字刻在黏土墙或石墙上,记录并永久保存。这就是人类历史上,两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战争冲突的第一个实例。

孟菲斯博物馆倒地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近代考古学者发现,埃及文本与赫梯文本的和约均被保存了下来。目前,人们找到了该条约的两个版本,一个是刻在卡纳克的石柱大厅墙上的象形文字,另一个是在挖掘赫梯族首都哈图萨废墟时发现的刻在黏土板上的巴比伦楔形文字板。

“进行宣传是他最好的武器,这在宣扬自己的王国和使命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比萨大学的埃及学教授埃达·布莱西亚尼说,“大量的雕像和碑文向人们讲述了这位国王的壮举与魄力,并使他的形象流传千古,而且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弗朗克·齐米诺解释说:“在古代,还没有哪一次战争能留下如此多的史料。拉美西斯二世战争归来之后,在他王宫的墙壁上,在阿布·辛拜勒神庙、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里刻下了描绘战争的场景。这些巨型的艺术品分别展示了士兵、埃及人安营扎寨、战斗的场面以及被俘的士兵。当然,其中占突出地位的还是拉美西斯二世,在画面中,他只身一人击溃敌军。流传给我们的还有叙述这场战争的两首史诗,其中最重要的一首就是《潘道尔之歌》,它与庙宇中的壁画一同向人们叙述了这段历史。”

可能是出于对赫梯族军事力量的担心,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在东北尼罗河三角洲新建一座城市为首都,并将其命名为比-拉美西斯(意为拉美西斯的家)。一个熙熙攘攘的巨大港口,色彩绚丽的房屋,十多座神庙,这一切都是为了彰显拉美西斯二世的伟大之处。

到达比-拉美西斯城的人都会赞叹这座首都非凡的美。宫殿、房屋还有拉美西斯本人的王宫,都显出绚丽的色彩。历史记录者把它描述成到处都是“美丽的阳台,铺有青金石和土耳其石的大厅”。城市的每个重要地点都有一座神庙:北面有供奉北方古老首都布托城守护神的乌托神庙,东面有亚洲女神阿斯塔尔特神庙,南面是塞特神庙,西面是阿蒙神庙。城中设有军队、官员居住区以及用于法老继位仪式的大厅;繁忙的港口内来往不断的船只载满各类物品,这使比-拉美西斯也成为王国的一个主要商业中心。但这些繁荣今天都已**然无存,借助先于比-拉美西斯存在的首都阿瓦里斯出土的文物,人们今天才能确定这座城市的准确地址。

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活跃的“建筑工地”,多位法老以阿蒙神的名义大兴土木,拉美西斯二世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

卡纳克的建筑群由多座宗教建筑组成,它们的修建时间跨度从中王朝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时代。建筑群的核心是阿蒙-拉大神庙,兴建之初被当成底比斯的神圣区域,随后又被居民们命名为“阿蒙之城”,它的附近还修建了献给战神孟特的神庙,以及供奉阿蒙之妻——女神穆特的神庙。一条长达两公里的“狮身人面像大道”将卡纳克神庙与南部的卢克索神庙连接起来,后者也用于供奉阿蒙神。尼罗河将这两座神城连接起来,在某些重大节日,阿蒙神的雕像会被装上船,在一列小船的护送下,从卡纳克运到卢克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