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學

第二章 社會認知理論

字體:16+-

以羅特、班杜拉和米歇爾為代表人物的社會認知理論,其特點在於強調行為的社會根源及認知過程的重要性。它特別注意到人們在指引其生活方向與學習複雜行為上的主動性。目前,社會認知理論的研究趨勢越來越顯示出其生命力和影響力。

社會認知論根源於學習論。最初,稱之為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過去將它視為人格學習論的一種研究取向。羅特所提出的“預期”(expectancy)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都涉及了認知領域。時至今日,該理論取向的發展以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為名,顯然與人格的其他學習論有別。

社會認知論學者對其他許多理論觀點持不同見解。他們主張:(1)融合了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的人性觀,認為人是主動的行為者。(2)個體與環境間存在著交互作用,強調行為的社會起源。(3)強調認知過程,並主張即使無獎賞也會發生學習,使他們得以與傳統的強化學習論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