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Behaviorism)是20世紀主要的心理學流派之一。“所有的行為都是習得的”是行為主義者共同的信念,因此行為主義又被稱為學習理論。行為主義關注外顯的、可以直接觀察到的行為,強調環境對行為的決定作用,主張使用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的行為。
持行為主義觀點的人格心理學家較多,各派的主張也不盡一致。他們不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行為學習理論,而且為人格和行為的訓練、矯正、治療等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提出了獨特新穎的研究思路。華生是行為主義的開山鼻祖,斯金納是行為主義的巨人,多拉德和米勒也是行為主義可圈可點的人物。下麵首先闡述行為主義產生的曆史背景,稍後詳細探討各派的理論觀點。
行為主義學派產生的曆史背景
一、社會背景
(一)美國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的需要
行為主義的產生順應了當時美國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的需要。19世紀後半期,美國完成了工業革命;20世紀初期,美國已經進入高度機械化的社會,工業生產逐漸進入自動化階段。在工業革命的同時,城市化運動開始。農業人口大量湧入城市,農民成為產業工人。一方麵,從農村進入城市的人們隻有學會新的生活方式和掌握新的生活技能,才能適應社會,為此國家需要加強對他們的訓練。另一方麵,工業革命的完成使社會生產在工業技術和機械方麵已經達到了最高的效率點,如果要再增加產量,就必須更透徹地了解工人。心理學家要幫助和鼓勵企業解決這些問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就不能隻著眼於人的內部世界,而必須研究人的行為規律,從而有助於控製人的行為。因此,當時不少心理學家開始從強調分析內部心理意識轉向人的行為活動研究。
(二)進步主義運動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