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學

第一章 華生的人格理論

字體:16+-

第一節 生平事略

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

約翰·布洛德斯·華生(J.B.Watson,1878—1958)1878年1月9日出生於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格林威爾城外的一個農民家庭。華生幼時非常頑皮,上小學時經常和同學打架,直到有人掛彩才罷手。中學時,華生曾經兩次被捕,一次是因為裝扮黑人打架,另一次是因為在城區內開槍射擊。1894年,華生考入格林威爾的伏爾曼大學。大學期間,哲學教授穆爾對華生的影響很大。在穆爾的指導下,華生對哲學和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閱讀了大量哲學和心理學著作,其中包括馮特的著作。正是大學期間對哲學和心理學的涉獵,才使華生踏上了研究心理學的道路。大學畢業後,華生在一所小學工作,後來接受了穆爾的建議到芝加哥大學攻讀研究生課程。在芝加哥大學,華生跟隨安吉爾學習心理學,跟隨唐納森學習神經學,跟隨洛布學習生理學和生物學,跟隨杜威學習哲學。不過他很快就對哲學失去了興趣。1903年,華生在安吉爾和唐納森的指導下,以《動物的教育》一文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同年,華生與伊基斯結婚,育有一女一男。在芝加哥大學工作期間,華生以小白鼠、猴子等為對象,進行了大量的動物行為研究,這些研究為他行為主義觀點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08年秋,華生到約翰·霍布金斯大學哲學與心理係任教授,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在霍布金斯大學工作期間,除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應征入伍外,華生一直致力於發展他的行為主義。1908年,華生在耶魯大學的演講中首次提出了行為主義觀點。1912年應卡特爾的邀請,華生在哥倫比亞大學做了一係列的演講,初步闡述其行為主義的觀點。1913年,華生在其主編的《心理學評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極具影響力的論文——《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Psychology as the Behaviorist Views It ),正式宣告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誕生。1914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係統闡述行為主義的專著《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論》。1915年,美國心理學會接受了行為主義的觀點,華生被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19年,華生出版了第二本專著《以一個行為主義者的觀點看心理學》(Psycholog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Behaviorist ),對行為主義觀點作了更加全麵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