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觀
行為主義倡導者華生把人看成是環境中種種刺激(如聲音、氣味等)的反應者,他所持的人性觀被稱為“空洞有機體”(empty organism)人性觀,即認為人性無所謂善與惡,性善或性惡乃是由於個體受到環境影響、後天塑造的結果,環境是人格的塑造者,每一個人的人格都取決於其從刺激與反應間所學習到的聯結。這與精神分析學派主張的“性惡論”以及人本主義所倡導的“性善論”(人的善是自然的、與生俱來的)截然不同。
二、人格界定
華生1919年提出,人格是指一個人在反應方麵的全部(包括現有的和潛在的)資產(Assets)和債務(Liabilities)。其中“資產”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已組成的各種習慣的總體,社會化的、已被調整過的各種本能,已被鍛煉過的各種情緒,以及它們之間的各種組合和相互關係。二是可塑性與保持性之間的高度協調。“可塑性”是指形成新習慣和改變舊習慣的能量,“保持性”是指已經建立的各種習慣在失去作用之後重新發揮作用的速度。個人所具有的“資產”能夠使之適應當前的環境,並與當前的環境保持平衡,而且也能夠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所謂“債務”是指那些在當前環境中不發揮作用,並且會阻礙個人對已改變的環境進行適應的,各種潛在的或可能的因素。1930年,華生又指出,人格是一切動作的總和,或者是各種習慣係統的最終產物。
華生認為,人們生來具有相同的素質,但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所受的教育訓練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就會形成不同的習慣係統。例如,數學習慣係統、宗教習慣係統、愛國習慣係統、消遣習慣係統、私人習慣係統、普通習慣係統、特殊習慣係統和父母習慣係統等。一個人在某一年齡時各種習慣係統或動作流[1]的橫切麵,就是他在該年齡時所具有的人格。華生指出,雖然人格是由一切動作組成的,但是其中總有一些占優勢的習慣係統,而根據一個人占優勢的習慣係統,就可以判斷他的人格特征。另外,還可以根據占優勢的習慣係統對人格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