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學

第三節 理論評價

字體:16+-

一、理論貢獻

華生在對傳統心理學進行批判之後,於1913年提出行為主義心理學,是心理學史上一場重要的革命,具有不可磨滅的曆史意義:

1.行為主義促使心理學走上客觀化道路。傳統心理學采用主觀分析的方法研究意識,使心理學隻能作為哲學的邊緣學科存在。而華生明確提出心理學要以客觀的行為作為研究對象,否定內省法,強調客觀的觀察方法,主張要從多方麵收集資料,從而加強了心理學的科學性和客觀性,使心理學作為自然科學一個分支的客觀心理學得以建立。

2.行為主義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傳統心理學隻局限於對意識的研究,動物心理學中擬人論的傾向使之不可能在心理學領域取得合法地位,而以行為為研究對象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使這一狀況得到了改變。

3.行為主義推動了心理學的應用。華生曾講過,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目的是要預測和控製人的行為。目前,以美國為例,心理學應用範圍之廣和波及領域之多應當部分歸功於當年行為主義對於心理學實用性的大力推廣。

二、理論缺陷

華生從機械唯物論的觀點出發,矯枉過正地全盤否定意識和本能,貶低生理和遺傳的作用以及腦和神經中樞在心理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片麵強調環境和教育的作用,而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他在心理學的一些基本理論上陷入了困境。所有這些都受到了許多心理學家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