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挫折—攻擊假說
弗洛伊德早期著作中曾經提出挫折與攻擊相聯係的觀點,受弗洛伊德理論的啟發,多拉德和米勒在實驗的基礎上,於1939年提出了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所謂挫折(frustration)是指目的性行為受到阻礙時的伴隨狀態;而攻擊(aggression)則是指以傷害某一有機體或有機體的替代物為反應目標的行為。挫折—攻擊假設的基本觀點是:攻擊是挫折的一種後果,攻擊行為的發生總是以挫折的存在為先決條件。反之,挫折的存在總要導致某種形式的攻擊。
那麽,挫折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引起攻擊行為?多拉德、米勒根據實驗結果,總結出以下幾點:
1.挫折感的強度。如果個體的挫折感越強烈,那麽個體越容易產生攻擊行為。例如,受他人嘲笑、諷刺比國仇家恨更容易引發個體的攻擊行為。
2.受挫折的範圍。目的性行為是部分受阻還是整體受阻,會引發程度大小不同的攻擊行為。可以想象,目的性行為部分受阻後所產生的攻擊行為遠小於整個目的性行為受阻後所產生的攻擊行為。
3.遭受挫折的次數。以前遭受的許多挫折累積起來,會使個體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從而導致個體產生攻擊行為。例如,一位經理由於晚上加班休息得比較晚,第二天醒來發現到上班時間了,便抓起公文包急匆匆去上班。走到半路時,他突然發覺自己忘記帶一份重要文件,於是隻得打道回府去取。出門後,為了節省時間,就打的去上班。不料,道路前方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由於交警正在處理此事,致使交通阻塞。無奈之下,隻好繞路而行。折騰半天,總算到單位了。這位經理健步如飛,往辦公室狂奔,一摸口袋,“糟了辦公室鑰匙掉了”……至此,大家可以預料到,這位倒黴經理與從從容容到達辦公室發現鑰匙丟了的人相比,更可能會產生攻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