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赶到临锦时,已经过了深夜十一点。
降雨仍是瓢泼盆倾,滂沱凶猛。
一个在市交通中心办公楼内临时组建的防汛指挥部,里面聚集了二十多个人。声音嘈杂,一片忙忙碌碌。四周几十块荧屏上,映显出整个临锦各地汛情的实况。
这里原本是指挥全市交通的监控管理中心,现在临时变成了全省防汛抗洪总指挥部。
杨鹏进来时,大厅里立刻安静下来。
截至目前,三个小时的降雨量已经接近五百毫米。
临锦历史记载最高降雨量是五个小时五百六十毫米。
临锦市区被洪水覆盖面积已经超过百分之四十,最深处已经超过一米,洪水仍在上涨中,降水量已经超过市区排水量,目前市区所有公路已全部封闭。
处于危险区域的地段和住宅区,部分群众的疏散工作已经开始,几栋楼房的危险系数已经达到了极度危楼程度。
流经市区的四条河流,已经全部超过警戒线,目前河水仍在快速上
涨之中。市区河水处于决口风险的堤坝有十余处,有三处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整个临锦市,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域处于强降雨之中,被冲毁的公路有四十多处,铁路有十二处,整个临锦的交通基本处于封闭状态。
全市有十三个县区处于洪水覆盖之中,四个县区情况危急,被紧急疏散的群众已经超过六十万人。
蒙山水库下游区域目前正在紧急疏散群众,估计被疏散的当地群众和学校学生会超过四十万人。
老鹰湾截流成功,分洪区域现在已经紧急疏散十万多人。
据初步统计,蒙山河下游目前被淹没的学校有十三所,厂房八百多间,村庄六十多个,鱼塘、作坊、机房、买卖部、蔬菜花卉大棚三百多处,乡镇所在地几十处……
目前整个临锦市伤亡人数大约有一百七十多人,死亡人数估计占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个数字还会不断上升……
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临锦市安丰江地铁站决口处,一个是临锦市蒙山河地下通道……
杨鹏副省长脸色铁青,默默地注视着荧屏中这两个地方。临锦地铁是新建不久的现代化全新地铁。
投资巨大,整个系统全部处于城市中心。
地铁决口处,已经有数十辆机动车在附近等候。但由于洪水太大,河道完全变形,洪水直冲决口,致使决口仍然在不断扩大,而大量的机动设备难以靠近,也没有根本性解决办法,因此决口一直无法封堵。
如果决口无法封堵,整个地铁系统将会全部淹没在洪水中,这个投资三千亿的地铁系统将会完全垮塌,地铁上方连带的住宅区域大约有楼房上千栋,住户上万家,人口数万。这些资产也极有可能全部坍塌,而这只是最保守的估计。
汇报中还有一个让杨鹏无比震惊的数据,目前围困在整个地铁系统中的人员,至少还有一千六百人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而
且从目前看,这个决口如果不能迅速封堵,那么这些被困人员如何解救,现在看,几乎没有任何可靠稳妥的办法。
市区蒙山河地下通道,情况也一样令人感到惊恐无解。
蒙山河地下通道两个出口处,目前已经有近两百人在守候忙碌。据报告地下通道内仍有一百多辆汽车被困其中,截至目前,被救援上来的汽车只有四十多辆。地下通道中的上百辆汽车还找不到可行的救援办法,如果再迟延下去,整个地下通道百分之百会整个被洪水吞噬,这上百辆汽车将会完全被淹没在地下通道的积水之中。
现在的问题,一是没有救援设备,因为地下通道的积水,有的地段水深已经超过一米甚至将近两米,淹没的汽车无法发动引擎,而出口现有设备根本无法下去救援。二是整个地下通道多处渗水,但很多的渗水口目前仍然无法查清。地上河流大面积迅速拓宽的洪水河道,也增加了查清渗水口的难度。
最为危险的是,目前困在地下通道的群众估计有近百人甚至更多。这近百人可以说命在旦夕,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如果再拖延下去,渗水处突然垮塌,地下通道随时会被洪水瞬间淹没。地下通道内的近百人将会全部罹难,无一能幸免。
这是目前整个市区汛情中最为紧急和严峻的两大险情。
关键是,现在还看不到解决的迹象,也还没有找到迅速缓解的方法。
杨鹏大致了解了总体情况后,突然意识到,这两处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都将是临锦市前所未有,无法承受的重特大灾情。
损失巨大,灾难深重!
而且没有任何人可以承担得起这样的责任,任何人都会被这些重大突发事件所压垮,包括省委书记、省长,包括自己,还有整个临锦市委市政府全体班子成员。
如果真的酿成重大事故,省市县的主要领导,必然都会被严肃追责和严厉处分,无一能幸免。
一失万无,杨鹏下意识地竟突然想起了自己那天在会上痛批的这句话。
杨鹏也突然明白,也许就在今天,自己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险情和生死考验,同样正在步步逼来!
任何一步错误,或者任何一个闪失,都会让自己万劫不复,永无出头之日!
想到这里,杨鹏突然发问:“谁在地铁决口处负责?”
“李东百副市长。”现场的一个主任立刻回答。
杨鹏略略松了口气,紧接着又问:“蒙山河地下通道呢?谁在那里?”
“市安监局局长、市交通局局长,他们两个都在现场,他们都是市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
“除了他们还有哪些人?”杨鹏明白这些都是领导,现在能解决问题的只能是一线专家和专业技术员工。
“最主要的专家除了我们这里有一些,大部分都在一线。”
“程靳昆市长和徐帆书记呢?”
“他们听说您到了,正准备往这里赶。”
“不要让他们过来,马上通知,让他们立刻到一线现场,告诉他们我也会马上下去。”杨鹏想都没想,立刻说道。
“好的。”
“李东百市长现在在哪里?”
荧屏中一阵扫描,立刻显现出李东百的位置。
荧屏中的李东百有些变形,正在跟几个人商量和争执。
没有撑伞,狂风大雨中也无法撑伞。李东百穿着一件简易塑料雨衣,满脸的雨水清晰可见。
“可以通话吗?”杨鹏问。
“可以,马上就能接通。”
李东百副市长接到杨鹏副省长对讲机里的通话时,愣了半天,没有想到这会儿自己会接到杨鹏的电话。
“杨省长,我是李东百。”
“东百市长,你现在直接告诉我,实话实说,这个威胁整个地铁的
安丰江地铁决口,有没有可能封堵住?”
“……我们已经投进去一百多吨水泥麻袋了,还是没有明显效果。”李东百没有直接回答行不行,而是告诉杨鹏他们正在干什么。
“我也看到了,那样投掷,确实看不到明显效果。”杨鹏也实话实说,“现场还有哪些专家在场?”
“所有能用的专家都在,还有国务院督查组的专家也在。”
“他们还有别的办法吗,我看现在的情况不乐观。”杨鹏声音显得十分严厉,“东百你听着,什么办法都可以,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要什么就供应什么。”
“明白!但现在的问题就是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
“但没有时间了,决口越大,封堵的可能性就越小。”杨鹏直接问,“现场的专家还有更好的建议吗?”
“梁教授马上赶到,说她有一个建议,但必须赶到现场。”
“梁教授?”
“就是临锦工学院的梁宏玉教授。”
“哦,知道了。她马上赶到吗?”
“对,她带着一个专家团队,估计再有五分钟就能赶到。”
“你没有在电话中给她说明情况吗?”
“说了,她说必须到现场,看清楚了,才能提供意见。”
“她是什么意见?”杨鹏问。
“她认为这样投掷有问题,必须下猛药。”
“那就听教授的,要什么给什么,再说一遍,不惜一切代价!”杨鹏突然恶狠狠地说,“你应该知道,如果这个决口堵不住,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明白!”
李东百放下电话不到三分钟,梁宏玉教授便赶到了现场。
在七八个强力射灯的照耀下,梁宏玉教授在决口处默默地看了足有两分钟。
安丰江巨浪滚滚,水势凶猛,一个漩涡接着一个漩涡,在地铁决口
处泛起一个又一个的巨型水坑。
强风卷裹着大雨,吹打得人很难睁开眼睛。
梁宏玉教授整个身子完全靠近了决口处,直直地看着决口的水势。
轰隆隆的洪水声,低声咆哮,令人胆寒。
看过了汹涌的水势,梁宏玉教授又转过身来,对身旁的几个专家说了几句,大家一致默默点头。
李东百副市长直直地看着梁宏玉教授,一时还没有搞明白梁教授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有大卡车吗?”梁教授直接问李东百副市长。
“有。”
“多大的?”
“需要多大的?”
“最大型号的。”梁教授担心没说清楚,“载重量五十吨以上的。”
“应该有,我马上调。”
“水泥预制板有备用的吗?”
“多大尺寸的?”李东百好像明白了梁教授的意思。
“越大越好,只要大车能装下。”
“明白,最小号最大号的我们都有,马上调来。”
“大卡车能装多大号的,就装多大号的。”
“明白了,没问题!”李东百立刻回答。
“要快,大车需要十辆,六辆装满麻袋,四辆装满预制板。”
“好!”李东百立即给身边的人员发出指示。
“我说的这些都有吗?”梁宏玉疑惑地看着李东百副市长。
“都有,准备着呢。”
“太棒了,我还担心没有。”梁宏玉教授显得有些兴奋。
“前天开完紧急防汛工作会,我们就立刻准备了。”
“太棒了!还有,我担心这附近地面的承载力不够,有那种大尺寸大面积的钢板吗?”
“多厚的?”李东百看来同样有准备。
“两厘米以上就可以。”
“有三厘米的,每块面积十二平方米。”
“足够,有多少块?”
“要多少有多少,我们准备了两百块。”
“五十块足够。能马上运来吗?”梁宏玉教授没想到准备得这么充足。
“二十分钟以内就可以铺好。”
“太棒了!”
“大车呢?”
“布置了,半小时以内可以赶到。”
“太棒了!”梁宏玉教授一脸出乎意料的激动,好几次重复了这句话。当了一辈子教授,也许此时只有这三个字才能表达她内心的满意和感动。
大约三十分钟左右,一切准备就绪。
十辆载重量六十吨的八驱大卡,装满了麻袋和预制板,在洪水肆虐的河道决口处集结待命。
四辆装满预制板的六十吨大卡,要求在同一时间连车带预制板同时冲进决口处,而后六辆装满水泥麻袋的六十吨大卡,要连车带水泥麻袋再次冲入决口处,而后再由数百人把堆积在河边的数千袋水泥麻袋同时投入决口处,直到完全彻底把决口堵住。
这是最终的一个办法和举措,一旦失败,那将意味着这个决口再也无法封堵,要立刻抛弃所有封堵决口的措施,所有的救援机构和施救人员,一律转入地铁内部,以最大的牺牲力保群众减少伤亡。而这个投资数千亿的地铁系统将不复存在,完全报废。
梁宏玉教授对这样的速度十分满意,同时也意识到,前天杨鹏副省长召开的那个紧急防汛工作会议实在太及时太重要了,现在看来,意义重大,成效显著。除非,与会人员根本没有把这个会议当回事。
十名挑选好的司机此时已经发动了八驱大卡,轰隆隆的引擎声响,一时震天动地,完全压过了决口处的洪水声。
在凶猛的风雨中,河道两岸有近千工作人员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他们必须让车辆在尽可能快的速度中,准确冲向河道决口处,在车辆冲进河道之前的一刹那,从驾驶室迅速跳出来,让这四辆六十吨大卡,如同一个并连起来的超大物件,作为一个巨型结构,横贯于决口之上,以便于后续动作阻挡并封堵住决口处汹涌而入的洪水。
而后的六辆大卡,也必须以同样的动作,把六辆整车同时投入决口处,以便将决口再度封死。
十几道强光直接对准决口处,还有十几道强光把铺在地面上的钢板照得明光锃亮。
每个司机身上都穿着救生衣,在强光下耀眼夺目。
指挥员拿着一个红色的电光棒,高高举起,而后一道红光划下,四辆装满水泥预制板的八驱大卡同时启动,一分钟之后,四个驾驶员几乎同时跳出车厢,无一失误,无一受伤。
四辆大卡几乎同时冲进决口处,在洪水激流中漂浮了不到五秒钟,便相继沉入决口中。
紧接着,指挥员又一道红色闪光,六辆装满水泥麻袋的八驱大卡,再次同时启动,直奔河道决口处。
这次是六辆大卡,明显比刚才的四辆大卡要拥挤,因为越靠近决口处,铺上钢板的路面也就越窄。
在瓢泼的大雨中,这样的路面和掌控这样的大卡车,需要极高的车技和灵敏度,同时更需要冷静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的是,等到六辆大卡同时冲向一个方向时,车与车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步靠近。
等到大卡同时冲向决口处时,才发现中间的两辆大卡打开车门的距离已经不够了。也就是说,两辆车靠得太近,车门无法打开,即使打开,也无法跳车,无法脱身了。
六辆车跳下来五个司机,其中有一辆大卡的司机没有跳车!
看两辆大卡的车距,如果跳车,也许会有危险,但至少还有逃生的可能。但是,这个司机没有跳车!
也没有刹车!
如果刹车,也有可能让大卡停在岸边,但所有的人都看得出来,这
个司机没有刹车!
这辆大卡与其他五辆大卡同时腾空而起,径直冲向决口。即使在这个时候,这个司机也有可能逃生!
瞬间打开车门,人车分离,纵然人掉进水中,也有机会被打捞上来。但没有看到这个司机采取任何行动!
岸上所有的人都惊呼起来,这个司机连人带车一同冲进了滔滔的洪水之中!
这是一辆新车,不存在车门打不开的情况。
司机是个车技熟练的司机,不可能头脑发晕,操作失误。
只有一个可能,他不想让这辆车停下来,也不想让这辆车阻挡住其他的车辆,或者,既然跳不出去,也无法人车分离,那就同归于尽,让八驱大卡更加准确无误地冲进决口!
只有几秒钟的思考时间,他选择了最后一种,拼死也要封住决口,也要保住困在地铁内的无数群众!
……
杨鹏副省长在指挥部也被荧屏上的一幕震惊了。
杨鹏的感觉,只有两个可能,一种是司机来不及往外跳,或者是跳不出来了;还有一种是因为不能往外跳了,如果往外跳,或者紧急刹车,会对这次行动造成严重影响,与其九死一生,毋宁舍生取义。
看现场的情景,只能是第二种。
没有任何打开驾驶门的行动,也没有任何刹车的迹象。
因为看到两车的距离,驾驶门肯定是无法打开的,即使打开也肯定跳不出来。
一个千挑万选车技精湛的司机,绝不会连这个也看不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原因只能是第二个。
也必须是第二个!
这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必须是,只能是!
杨鹏的眼眶突然湿漉漉的,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不容置疑,也无可
置疑!
不到一分钟,李东百的电话打了过来。
“杨省长,梁教授说,这次行动基本成功。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救人,还是立刻投掷麻袋石块?请省长指示!”
杨鹏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必须立即决断,不可迟疑,也不容迟疑!
不到一分钟,杨鹏便发出了指示:“按计划行动,立即投掷麻袋和石块,一分钟也不要迟疑,坚决堵住决口!”
“杨省长,有两位专家说,这个司机现在有可能还活着……”李东百迟疑了一下说。
“我知道,如果驾驶门不打开,司机不受重伤,司机至少可以有一刻钟的救援时间,但再等一刻钟,决口会被重新冲开,那时候,我们的牺牲会更大,损失也更大!这个司机既然选择了不跳,那我们就不能让他的意愿落空,不能让他白白牺牲!”
“……明白!”李东百突然失声恸哭。
杨鹏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汹涌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