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中的規則

羊群規則: 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斷

字體:16+-

羊群規則是指基於其他人的行為來推斷某事物的好壞,來決定我們是否仿效。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產生這種從眾心理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有多少人堅持某一條意見,而非這個意見本身。人數多無疑表達了一種說服力,能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的人非常難得,而且人數是很少的。

在動物世界裏,羊群(集體)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裏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裏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他地方還有更好的青草。

也許動物世界的故事看起來多少有些可笑,但是人類何嚐又不是如此。你走過一家餐館,看到有兩個人在那裏排隊等候。“這家餐館一定不錯,”你想,“人們在排隊呢。”於是你也在後麵排上了。又過來一個人。他看到三個人在排隊就想,“這家餐館一定很棒”,於是也加入隊列中。又來了一些人,他們也是如此。

還有另一種羊群規則,我們把它稱為“自我羊群規則”。這發生在我們基於自己先前的行為而推想某事物好或不好。這主要是說,一旦排到了第一,在以後的經曆中我們就會在自己後麵排起隊來。

回想一下你第一次到星巴克的情形,那可能是幾年前的事了。那天下午你出去辦事,覺得困倦,想喝點東西提提神。你透過星巴克的窗子朝裏看了一眼,走了進去。咖啡的價格嚇了你一跳—幾年來你一直很幸運,喝的是鄧肯甜甜圈店的煮咖啡。不過既然來了,你就感到好奇:這種價格的咖啡到底是什麽味道?於是你做出讓自己也吃驚的舉動:點了一小杯,享受了它的味道和帶給你的感受,信步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