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林昭昭说,这两年来经常给他家送快递的快递员就那么一位。此人姓魏,人称小魏,二十七八岁,身材偏瘦,不戴眼镜。半年前林昭昭在网上买了一副蓝牙耳机,小魏送件时发现林家没人,就给林昭昭打电话。林昭昭问他能不能换个送件时间,小魏说再送可能就得一天以后了,林昭昭有些烧包,急不可耐地要用新耳机,便想让小魏把快递放在家门口。然而他又怕快递丢了,忽然想起自己早上上学时没带钥匙,母亲怕下班晚了他进不去屋,便将家门钥匙藏在了门口的地垫下面。想到此处他便告诉了小魏钥匙的所在,让他直接开门,把快递放在门口的鞋柜上。
话音一落,孙小圣和李出阳瞬间感到林政军夫妇身上散发出了强大的怨念气场——恐怕这熊孩子晚上免不了一顿男女混合双打了。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这个快递员小魏。虽然目前没有掌握小魏作案的证据,但从现有的一丁点儿线索分析,也只能这样查下去,权当排除法了。
从林家出来后,孙小圣一边安排王木一和灿灿姐去小区物业查找监控录像,一边按照葛华提供的电话联系小魏。
没想到他拨打了好几次,快递员小魏的电话都处于关机状态。
“怎么回事?”李出阳坐在副驾驶位蹙着眉问孙小圣。
孙小圣觉得这个小魏有点儿奇怪:按理说一般快递员因为业务关系,都会很积极接电话的,哪怕是一时错过也会及时回拨,不会像这位一样处于失联状态。孙小圣便把小魏的公司信息发给在队里备勤的黑咪,让他通过公司查找小魏的行踪。
不多会儿工夫黑咪发来消息,说小魏已经连续四五天没有上班了,公司主管只有三天前联系上他一次,他称自己得了带状疱疹,要歇几天。后来主管还有一些业务上的事要问他,但再打他电话就是关机状态了。好在黑咪通过主管要来了小魏在本市暂住地的地址,那地方和绣竹园小区很近,孙小圣和李出阳便直奔小魏的临时住处。
到了地方孙小圣才发现:这里虽然和绣竹园只有两街之隔,但环境简直是天差地别。这儿原先好像是一片自然村落,城区规划后,就一直处于待动迁状态。但不知为何项目一直没有启动,很多村民就争相盖起了自建房,供外地人租住。有些人为了利益最大化,在有限的空间内像蜂巢一样平地起楼打隔间。小魏租住的村民自建楼也是如此,虽说每个房间都设置了门牌号,也设有监控和消防设施,但走廊狭窄采光不足,走进去像个阴暗的迷宫,和玩密室逃脱差不多。
孙小圣好不容易才找到小魏的门牌号,敲门,无人应答。
李出阳找来房东,房东说小魏已经在今天早上退租了,押金都没要,只把自己留在他那儿的身份证复印件要回去了,然后直接卷铺盖走人了。
“走了?他没说为什么走啊?”
“为什么?”房东是个头发快掉光的中年汉子,一边搓着下巴一边语气夸张地给孙小圣分析,“我猜,这孩子是不是进了传销组织了?反正他最近特别神秘,这一阵子经常有人来找他。走了也好,我这儿终于消停了。”
孙小圣和李出阳对视了一眼,问房东:“都是些什么人来找他?”
“我也不知道啊,但都是和你们差不多的年轻小伙子。”
据房东说,那些人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三三两两的,每天像打卡一样来找小魏。如果小魏在,他们就进去在小魏房里待一阵子;如果小魏不在,他们就第二天继续来。房东曾经问他们和小魏是什么关系,他们回答是朋友。小魏也是如此回答的。
什么样的朋友是这种奇怪的相处模式?孙小圣和李出阳都想不明白。好在楼道里有监控,孙小圣让房东调取出一些,找到了那些人的影像。从视频上看,这些人都是身着便装的青年男子,虽说每次来的人员都不固定,但大体上就是这五六个人。一周之前他们就开始出现,进了小魏房间后待的时间也不长,离开时小魏还出门恭送。两三天之后,小魏便不怎么回家了。录像显示他急匆匆地出去,直到半夜才回来。
孙小圣让房东调出了十月一日和二日晚上的监控录像。然后他们发现:十月一日当天小魏只回家了一次,在下午三点钟左右,他在家中逗留了不到十分钟便又出了门;他再次出现在监控录像中是次日凌晨三点左右,紧接着不到八点钟他就又出门了,九点钟有人来找小魏,结果吃了闭门羹。十月二日晚上,他仍旧是快凌晨才回家,和前一日如出一辙,三日天刚亮便离开了出租屋。
也就是说,林家进人的那两天晚上,小魏行踪不明。
孙小圣和李出阳觉得这很可疑,便让房东打开小魏之前租住房间的门进屋检查,发现这个房间很小,大概只有十平方米,里面只摆了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写字台。小魏退租后,房东曾经打扫过,也没发现什么奇怪的物件。
孙小圣和李出阳在出租房的院门口一边抽烟一边讨论小魏的古怪。他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十月一日和二日两晚,小魏是不是去了林家呢?他去林家的目的和找他的那些神秘人有没有关系呢?他们会不会是一个什么团伙,以小魏的住处为据点,在搞什么秘密策划?或者说,小魏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被这个组织威胁了,他不得不和这些人玩躲猫猫,以至于深夜逃进林家避难?
两人聊了半天,一致认为现在的关键问题还是怎么找到小魏。孙小圣的意见是在此蹲守,李出阳从小魏这几日的行动轨迹和家中状态来分析,认为他因为某些原因已经越来越疏离此地,说不定此时已经准备或者正在逃离本市。所以最靠谱的方式是双管齐下,一边找人来此蹲守,一边通过梳理小魏的社会关系网,查找他的去处。
“行,那我带樊小超在这儿蹲守,你去主动出击。”孙小圣边说边拿出手机。
“你不跟我一起啊?”李出阳问。
这时孙小圣的电话响了。来电人是黑咪,黑咪告诉他们经过公司联络,已经掌握了小魏目前所在地。原来他有个比较要好的同事,就在不远处的快递网点当收发员。那里有两间员工宿舍,据同事跟公司汇报,说小魏这两天没事就来找他,然后借用宿舍休息,他问怎么了,小魏只说自己的出租屋在装修,一时半会儿不能入住。今天上午小魏又提着行李来找他,说自己房租到期了,下午去找新的房子租住,然后躺在宿舍的**睡着了,现在可能都快醒了。黑咪便通过公司递话,让那边千万不要惊动小魏,他的同事马上就到。
孙小圣和李出阳得到消息后马上驱车赶往那个快递网点。他们顶着人流驶出了城中村,又在主路上堵了二十分钟,到达目的地时已经过了中午,并且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两人下车后,孙小圣拨打黑咪发给他的小魏同事的手机号,还没拨通呢,就见网点门脸里走出了一个低头打伞的快递员,孙小圣连忙上前问小魏在不在这里。快递员说刚才还在呢,不过刚刚从后门走了。孙小圣问了后门的方向,走进去发现这网点还挺大,快递盒子到处都是,有的摞成了好几座小山,有的则散乱在地,正待收拣。
孙小圣和李出阳都有点儿找不着北,好在他们很快又看到了一个正在桌边打印单子的胖胖的快递员。
“你们是警察?小魏刚刚出门了。”胖快递员说。
“我知道,是从后门吗?后门在哪儿?”
“后门?”这个快递员眉头一皱,“我们这儿就一个门,后门早就封死了,两年多没开了,谁说他从后门走了?”
“坏了,上当了!”孙小圣一拍脑门儿,回头一看,李出阳已经反身追了出去。
小魏似乎没跑多远,孙小圣追出门口时发现他刚过马路。但此人很是警觉,扭头发现孙小圣他们追了上来,赶紧扔掉雨伞,然后纵身一跃翻过路边的自行车道隔离带,插进了另外一条小胡同里。孙小圣和李出阳只能在一众路人的侧目下跨栏过去,边喊边追,脚下踩出了无数个水坑,浑身上下都湿透了。
孙小圣以前抓过贼,所以对这种闹市追捕格外有经验。他知道,嫌疑人越是想趁乱逃脱,自己就越没有明确的行动计划和参考路线,一切都是下意识的选择。所以想要在闹市抓捕犯人,不需要多么精准的部署,只需要脑子比对方快一步,就可完全占据战略优势。而快一步的最明显体现,就是抄近路。
孙小圣扔下在后面傻追的李出阳,自己七拐八绕跑过两条小路,不一会儿就对小魏实现了包抄。然后他看见李出阳在胡同里被小魏推了一个跟头,正爬起来撅着屁股往前追。小魏转身后发现胡同口已经被堵住,自己无路可逃了。这时李出阳也跑到了他身后,气喘吁吁地跟孙小圣把他夹击在墙根下面。
两人将小魏制服。李出阳站在雨幕里,双手撑着膝盖喘粗气。孙小圣把李出阳上下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明显外伤才作罢。
“你还敢推他?你死定了!”孙小圣推推小魏的脸蛋,用胳膊把小魏双臂反锁,贴在后背上。
小魏看上去和林家人描述得差不多,年纪轻轻,血气方刚,再加上是个风里来雨里去靠脚吃饭的快递员,要不是孙小圣瓮中捉鳖,估计他还得带着李出阳在街区里兜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