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規:明清的腐敗與反腐敗

第四節 改革當口舉起保守大旗

字體:16+-

責任心極強的嘉慶皇帝非常焦急。他堅持厲行懲貪,對貪官發現一個撤換一個,絕不手軟。從嘉慶七年到嘉慶十年(1802—1805年),大大小小的貪官又查出了幾十個。可是腐敗的勢頭,仍然沒有絲毫減弱。各地基層政府的財政虧空,仍然越來越多。

很顯然,自上而下的懲貪,到了嘉慶時期已經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原因之一,與腐敗官員的總數比起來,被發現和懲處者不到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腐敗收益實在太高,而腐敗風險實在太低。原因之二,腐敗已經成了官僚體係的常態,貪汙成了官員生活的主要來源。一個人如果不貪汙,則無法打點上司,結好同級,甚至無法在官僚體係中生存下去。在這種情況下,朝廷“打老虎”已經演變成“水過地皮濕”,震懾力越來越低。事實上,舉朝官員從乾隆晚年開始,對懲貪風暴的反應就已經十分麻木了。乾隆皇帝生前就曾經多次哀歎,外省總督和巡撫們,一見他懲治腐敗,當時也未嚐不稍稍警惕一下,但是事過則忘,這種痼習相沿成風,官員身陷法網而不知後悔,真是沒有辦法。而到了嘉慶時期,官員們的腐敗熱情已經高漲到了“前仆後繼”的程度,前任頭一天因腐敗落馬,繼任者第二天繼續腐敗。

耐心極好的嘉慶皇帝也漸漸陷入焦躁。上諭中開始出現連篇累牘的斥責、抱怨甚至痛罵。他自認為已經非常淩厲的手段和措施,經過“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官僚體係的層層減震,到了基層,竟然已經如同撫摸般溫柔。他發現自己麵對的是一個巨大的混沌,自己的記記重拳打上去,都如同打在了棉花團上。他不知道自己應該何去何從。

嘉慶十年九月,嘉慶皇帝率領宗室及重臣,經過艱苦跋涉,來到滿族的龍興之地。在祭奠了新賓永陵之後,他們向西直抵盛京(今遼寧省沈陽市),祭奠了福陵(清太祖努爾哈赤之陵)和昭陵(清太宗皇太極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