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出身湘軍集團,同樣位高權重,同樣晚年參與洋務的左宗棠,居官風格與李鴻章截然不同,卻與曾國藩不謀而合。
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生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舉人出身。鹹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圍攻長沙,左宗棠入湖南巡撫張亮基幕,後又入曾國藩幕。鹹豐十一年(1861年),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同治元年(1862年)升閩浙總督。太平天國平定後,封一等恪靖伯。後曆任陝甘總督、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軍機大臣。光緒十一年(1885年),病故於福州,贈“太傅”,諡“文襄”。
和曾國藩一樣,左宗棠在出山入幕之初,就曾立誓“不以一錢自汙”。在輔佐數任湖南巡撫的過程中,左宗棠掌握著巨大財源,“撫幕八年,籌兵籌餉,辦厘減漕,一切財政無不經心,無不經手”[1]。成為獨當一麵的將領之後,他的薪餉更為優厚,但是他堅持每年隻寄二百兩回家。
同治元年,他在家書中這樣解釋原因:“念家中拮據,未嚐不思多寄,然時局方艱,軍中欠餉七個月有奇,吾不忍多寄也。……境遇以清苦澹泊為妙,不在多錢也。”[2]
軍中收入所餘,他都慷慨地捐助地方慈善等事業。左宗棠在同治二年(1863年)的家信中說:“吾在軍中自奉極儉,所得養廉銀,除寄家二百金外,悉以捐賑。”[3]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左宗棠獨特的家庭教育理念。鹹豐十年(1860年)四月初四,曾國藩在日記中記載,他與左宗棠聊天,左宗棠說,“凡人貴從吃苦中來”“收積銀錢貨物,固無益於子孫,即收積書籍字畫,亦未必不為子孫之累雲雲”[4]。這也是曾國藩一貫的思想,所以他評價此語為“見道之語”。曾左二人都從自身成長經驗中總結出大富之家並非是一個人良好的成長環境,所以他們都主張不給家裏寄過多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