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司青摇摇摆摆出了院门,书院里的人却大气不敢喘,有几个年纪小藏不住事的,已经在偷偷看林宛初的脸色。
林宛初心里自然不大自在,但她秉性要强,这时候却不肯表露出来,只和书院院长说上几句话,又带着人回去忙碌了。
大家便纷纷散了,待身边没人的时候,林宛初才嘟了嘟嘴,放下手里忙得差不多的活,慢悠悠地走到偏厅去倒茶喝。
她倒不是对宋清诀没有信心,只是付司青这般主动,令她心里终究不安。
偏偏这个时候她的贴身丫鬟海棠终于气喘吁吁跑了回来,一进门就快步走到她身边,上上下下地看她:“听说小姐被城主千金欺负了?”
海棠是回林府帮她取放在家里的账本的,林宛初没想到这些流言竟传得这般快,诧异道:“你自哪儿听到的?”
海棠道:“在路上碰到小吉,他同我说的。”
小吉便是方才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少年,他原本在书院打杂,因为爱偷偷蹭课听,被宋清诀瞧见,将他收在身边做了小侍,因他年纪小,这一回水灾没带他出去,只留他在书院里帮忙。
这小吉得了宋清诀提拔,心里很是感恩图报,见宋清诀对待林宛初的模样,心里已经将她当作自家主子,平时就爱主动替她跑个腿传句话,这回瞧见她受了委屈,怎么可能藏得住心事。
林宛初又问道:“还未到午时,他连饭都没有吃,跑到外面去做什么?”
海棠道:“我也问了,他气呼呼的,看模样是要去宋府的方向。我倒不怕别的,只怕这件事传开,再叫宋老爷和宋夫人听见。您也知道,因小姐你这边拖着,宋家那两位长辈对咱家有些意见呢,这回城主小姐如此张扬,只怕宋老爷再借着此事排揎咱们家。”
她一说起这个,林宛初便有些赧然。本朝惯例,女子过了及笄,便可以成婚论嫁,但一来林老爷心疼女儿,二来林宛初自己也觉得太过匆忙,便同宋家商量着晚上一两年,待两人处得熟了,再办婚嫁。
林宛初性情活泼,平日闲个不住,又是个热心肠,走到哪里都能玩到哪里,她和宋清诀相处得越好,心里反而越发定下来,只觉得如今的日子充满了色彩,早就把成婚的正事给忘了。
宋清诀头两年倒是提过不少次,但他事情也忙,见林宛初犹犹豫豫,因此最近一年都没有提过了,没想到反倒是宋家的长辈先着了急,那宋老爷是个很严苛的人,宋太太也古板守礼,同样暗暗看不惯林宛初的脾性。
林宛初发了一会儿呆,想起最近这段时日宋清诀来林府的次数都少了,尤其这几天,大约是因为太忙,自己已经快有三四天没能瞧见他一面,心里就有些不高兴。
海棠很识趣,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就没有再说别的,只道:“我看宋公子这些天也够忙了,不如下午的时候,小姐弄些点心汤水带过去,宋公子必定觉得暖心。”
林宛初道:“也好。”
听她答应下来,海棠像是放下心,又催着人去准备熬汤弄菜,自己陪着林宛初匆匆吃了些东西,便叫了轿子,两人一起上去,提着汤汤水水去找宋清诀。
为了安排灾民,宋清诀如今常在城郊一处临时搭建出来的大帐篷中做事,轿子越往那个方向去,越觉得热闹渐褪,待走到安置灾民的大块场地,还能偶尔听到一声难以抑制的悲音。
林宛初从轿子上下来,见那些小帐篷倒并不是十分密集,似是分成几个小营,围绕在各个大帐周围,每块营地中间留有足以让两个轿子并排通过的宽道,遂站在原地四处看了一会儿,忽然听见有人唤道:“林姑娘!”
林宛初一瞥眼,云夜正站在对面的大帐篷旁边,笑嘻嘻地对她挥手。
莲城周边物产丰富,群山环绕之下,便生有许多天材地宝,来此采药的、挖宝的人每年都有不少。正因为如此,去年有商人在莲城联合药商成立了草药商会,其中一家名叫胡庆堂的药店因为品种齐全,价格合宜,又据说有广阔的进货渠道,被众位药商推举成为行首,虽这胡庆堂开办不过一年,但药店老板云夜待人接物很是服众,因此也并没有人因他年轻生出轻慢之心,反而对这般少年有为之人甚是敬佩。
这云夜也很有意思,初来便似是同莲城宋家的宋清诀有些交情,据说胡庆堂开业时,宋家还给他送了贺礼,再往后众人见他时时同宋清诀走在一处,更加深知此人不能招惹。
此次水灾,为防生出疫病,草药商会出了不少力气,云夜也常常随着宋清诀在此处忙碌。林宛初还未出声,就见到云夜忽地又跑回一个帐篷里,过了一会儿,带着另一个面目有些熟悉的男子一起走了过来。
林宛初与云夜很是能玩到一起,见他过来了,笑吟吟道:“怎么正好遇到你了?”
云夜穿了一身墨色衣袍,脚上踏着一双鹰爪皮四缝的短靴,一双眼眸仿佛天生藏着情意,面庞生得有些邪魅,平常均是漫不经心的,见到林宛初来了,却难得露出点儿真心实意的模样,凑近了端详她面孔,下定结论:“瘦了,我就说你为了此事太辛苦,每天东奔西跑,歇也歇不好。中饭可用了?吃的什么?口味是否合口?你若吃不惯书院的饭,我叫人专门做了送去。你都有什么想吃的?”
他一口气问了许多,林宛初啼笑皆非,不知道该回答哪个,直到他身后那人不断在背后戳了几下,才仿佛忽然想起来,侧过身介绍那人:“这是我的……表兄繁玉,他在家中待得腻了,这两日过来莲城寻我同去游玩,谁想到遇到水灾,因此在这里耽搁几天,也顺便帮忙做点好事。”
林宛初点了点头,这才去细看来人,若说英俊不凡,宋清诀是莲城头一份,可自从云夜来后,虽气势沉稳稍有不足,却也分走不少姑娘小姐芳心,谁知今日见到繁玉,才知道世间良才美玉大概都是往一处聚的。
这人腰间挂着一块晶莹美玉,还有柄玉色的扇子,容貌如画,漂亮至极,却还偏偏带着股少年气,那种超越了世俗的风仪,便是连林宛初都觉得眼前一亮。
“林姑娘安好。”
“繁公子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