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羨與感恩

第38章 論認同(1955)(7)

字體:16+-

如果考慮到作者將法比安描寫為一個焦躁不安、沒有快樂、充滿怨憤的人,人們會期待他的死亡應該是痛苦的,而且會產生我剛剛提到的被害焦慮。然而,故事的發展並不是這樣,因為法比安死得快樂平和。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結局,任何解釋都隻能是試探性的。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作者最佳的解決辦法。但是,與本文中我對法比安的經驗的解讀相一致,我想這樣來解釋這個故事出人意料的結局:它向我們展示了法比安的兩個方麵。在轉換開始以前,我們遇見的是成年的法比安;在轉換過程中,我們遇見了,我相信是,他早期發展所特有的情緒、被害焦慮和抑鬱焦慮。然而他在兒時未曾克服這些焦慮並達成整合,在小說所涉及的三天內,他成功地穿越了情緒經驗的世界。在我看來,這就修通了偏執——分裂心理位置及抑鬱心理位置。由於克服了嬰兒期最根本的精神病性質的焦慮,對於整合的內在需要就完全顯現了出來。他在達到整合的同時,也獲得了好的客體關係,從而修複了他生命中錯失的部分。

注釋:

[1]亞伯拉罕關於憂鬱症的著作在這方麵也極為重要:最早是《關於躁鬱精神病與相關病情的精神分析研究與治療的評論》(Notes on the Psycho-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Manic-Depressive Insanity and Allied Conditions,1911)與《力比多發展簡論》(1924).

[2]《自我與本我》(1923).

[3]其中,從生命剛開始,母親的態度就是最為重要的,而且在兒童的發展上一直是主要的因素。例如,參見《精神分析的發展》(克萊因等人,1952)。

[4]從兩種本能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是:在生死本能之間的鬥爭中,生本能是否占優勢。

[5]在這方麵,我參考的是赫爾伯特·羅森菲爾德(Herbert Rosenfeld)的論文:《對一例帶有人格解體的精神分裂狀態的分析》(1947)、《對於男同性戀與妄想症、妄想性焦慮及自戀的關係的評論》(Remarks on the Relation of Male Homosexuality to Paranoia,Paranoid Anxiety,and Narcissism,1949)及《關於慢性精神分裂症中意識混亂狀態的病理學評論》(1950)。這些論文都和這裏討論的問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