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宣去李斯作《倉頡篇》時,未及二百年,失其傳授,已不能讀,可知識字須有傳授矣。漢初,六國遺老尚存,通古文者猶多。秦焚書時,高祖已四十餘歲,應識古文,婁敬、陸賈、叔孫通輩,亦皆生焚書之前,其所征引,皆係古文。且醫藥、卜筮、種樹之書,皆用古文。欲傳其學,非識其字不可,故漢初人識古文者猶多。
《漢書》、《左氏》多古字古言,賈誼為作《訓詁》。誼之學,受之張蒼。然其在漢京之日,不過一年,如字字須蒼親授,恐《左傳》十八萬字,非一年之功所能為力。是知誼本自識古文,蒼所教者,大義而已。又《史記?封禪書》上有古銅器,李少君以為齊桓公器,按之果然。又太史公《自序》年十歲則誦古文。可知當時識古文者尚眾。宣帝時,故老雲亡,書亦漸改為漢隸,故識古文者絕少,乃並《倉頡篇》而不能讀,小學日衰,於是張敞、揚雄之倫,始以識字著矣。
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左書,即秦隸書。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
奇字為秦八體所無,莽時劉棻從揚雄學奇字,不知揚何所受。今許書載四奇字, (無)、 (涿)、 (倉)、 (人)是也。
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壽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複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而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耍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耀於世,諸生競逐說字解經誼,稱秦之隸書為倉頡時書,雲父子相傳,何得改易?乃猥曰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鬥,蟲者屈中也。廷尉說律至以字斷法,苛人受錢,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眾,皆不合孔氏古文,謬於史籀,俗儒啚夫,翫其所習,蔽所希聞,不見通學,未嚐睹字例之條,怪舊執而善野言,以其所知為秘妙,究洞聖人之微恉。又見《倉頡篇》中幼子承詔,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辭有神仙之術焉,其迷誤不論,豈不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