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愐撰《唐韻》,已在天寶之末。其先唐玄宗自作《韻英》,分四百餘韻,頒行學官。後其書不傳,唐人據《韻英》而言者,亦甚少。大概嚴格分別,或須四百餘韻,或竟不止此數。據音理而論,確宜如此。今《廣韻》二百六韻,多有不合音理者。然部居分合之故,作者未能詳言,吾人亦不能專以分等之說細為推求,其大要則不可不知。
四聲之說,起於齊、梁,而雙聲、疊韻,由來已久。至反切始於何時,載籍皆無確證。古人有“讀如”、“讀若”之例,即“直音”也。直音之道,有時而窮,蓋九州風土剛柔有殊,輕重清濁,發音不齊。
更有字止一音,別無他讀,非由麵授,莫能矢口。於是反切之法應運而起。
《顏氏家訓》以為反語始於孫叔然作《爾雅音義》,說殊未諦。蓋《漢書音義》已載服虔、應劭反切。不過釋經用反語,或始於叔然耳。反語之行,大約去孫不遠。《家訓》言漢末人獨知反語,魏世大行。高貴鄉公不解反語,以為怪異。
王肅《周易音》,據《經典釋文》所錄,用反語者十餘條。肅與孫炎說經互相攻駁,假令叔然首創反語,肅肯承用之乎?服、應與鄭康成同時,應行輩略後。康成注經,隻用“讀若”之例,則反語尚未大行。顧亭林謂經傳中早有反語,如“不律”為筆,“蔽膝”為韠,“終葵”為椎,“蒺藜”為茨。
然此可謂反語之萌芽,不可謂其時已有反切之法。否則許氏撰《說文》,何不采用之乎?《說文》成於漢安帝時,服、應在靈帝時,去許已六七十年。此六七十年中,不知何人首創反語,可謂一大發明。今《說文》所錄九千餘字,吾人得以盡識,無非賴反切之流傳耳。
遠西文字表韻常用喉音,我國則不然。因當時創造之人未立一定規律,所以反切第二字隨意用之。今欲明反切之道,須知上一字當與所切之字同紐,即所謂雙聲也;下一字當與所切之字同韻,即所謂疊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