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夢:弗洛伊德合集(3-4)

第48章 釋夢(48)

字體:16+-

夢中經常出現死人,他們好像活人一樣和我們發生聯係並一起活動,這引起了種種不必要的驚奇,並導致一些頗有影響的解釋。這些解釋使我們對夢的意義之不可理解為一些堅定的信念所取代。其實這些夢的解釋是非常明顯的。我們經常會想,“如果我父親還活著,他會怎麽說呢?”夢表達不了這種“如果”,而隻能把他表現於某一具體情境之中。例如,有位繼承祖父大筆遺產的年輕人,一次因花錢過度而感到自責時做了一個夢:他祖父又活了,並要他作出交待。如果我們知道並且斷言,他祖父畢竟是死了,那麽我們就會認為,此夢之批判性,事實上不過是一種安慰的想法,即他祖父不可能看到他花錢過度;或者是一種滿足感,即他祖父再也不可能幹涉他的花錢了。

遇見已故親屬的夢還另有一種荒謬性,它表達的不是滑稽或嘲弄,而是一種極端的否認,並由此使夢有可能表達夢者認為不可思議的、被壓抑的思想。除非記住夢對所希望的事和真實的事不加區分這一事實,否則我們無法闡明這種夢。例如,一位在父親病危時照料他、並對父親的死深感悲傷的男士,在父親死後不久做了一個毫無意義的夢:他父親又活了過來,並以慣常的方式同他談話,但(明顯的事實是)他真的已死了,隻是他不知道而已。隻有我們在“他真的已經死了”後麵加上“是夢者願望的結果”,並把“他不知道”解釋成夢者已懷有父親之死的願望,這個夢才可理解。他在照料父親時曾反複希望父親死去,即是說,他確曾有過一個仁慈的想法,認為死亡可以結束父親的痛苦。甚至在父親死後哀悼期,這一同情的願望仍然是他潛意識自責的主題,好像真的因為他的願望而過早結束了父親的生命。這種自責在夢中得以表達,是因為夢者早年反抗父親這一幼兒衝動的複活;但促成夢之荒謬性的,正是夢的刺激因素與日間清醒思想之間的巨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