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夢中情感這一主題,我還要從另一個角度稍做補充。睡者心靈的支配因素之一可能就是我們所謂的“心境”——或某種情感傾向——而它可能又對睡者的夢產生決定性影響。這種心境可能起源於前一天的體驗或思想,也可能起源於軀體因素[參見第237頁以下]。這兩種起源都可以伴生其他的相關思緒。不管是夢念的這些觀念內容以原始的方式決定了心境,還是以某種軀體因素為基礎而解釋的情緒傾向次生地喚起了這些觀念內容,從夢的建構這一角度看,這種分別是無關緊要的。在兩種情況下,夢的建構都服從一個條件,即夢隻能表現那些作為某一願望之滿足的事情,而且,隻有從願望中,夢的建構亦無區別(參見第235頁)。從願望滿足意義上講,這種差異既可忽視,亦可做新的解釋。睡眠中的痛苦心境,可以通過產生夢所要實現的強烈願望而成為動機力量。至於心境被附以何種材料,則取決於材料能否表達願望的滿足。夢念中的痛苦心境越是強烈並處於支配地位,那麽最強烈地被壓製著的欲望衝動就越要利用這一機會試圖在夢中得以表現。因為,本來不愉快的情感已經存在,欲望衝動的表現所要完成的艱苦工作亦已完成。這裏,我們又碰到了焦慮夢的問題,我們不久將於下文[第579頁以下]看到,這些焦慮夢構成了夢活動的邊緣性質。
九、潤飾作用
現在我們開始討論有關夢的建構的第四個因素。如果我們繼續延用前麵的方法來研究夢的內容——即將夢內容的顯在事件與其夢念來源加以比較,我們就會碰到另外一些因素,其解釋需做出一個全新的假設。我指的是這樣一些夢例,其中夢者感到驚奇、痛苦或厭惡,而且是由夢內容本身的某一片斷引起的。我在上一節的許多夢例中已表明,夢中的這些不滿情感,大多不是針對顯夢內容,而是夢念的構成部分,並被用來服務於某一適當目的。但其中某些材料還不能做出如此解釋,我們不能在夢念中找到其對應物。例如,夢中經常出現的一句批判性的話,即“這不過是一個夢而已”[第338頁]意味著什麽呢?這裏,我們發現了夢的一個真正的批判性,恰如在清醒生活中我們也這麽說。通常,這也是從夢中醒來的序幕,而且還伴有某種痛苦的感覺,直到明白它是個夢。當夢中出現“這不過是一個夢而已”的想法時,與奧芬巴赫滑稽劇中美麗的海倫所說的話具有同樣目的:即減低剛剛體驗到的情感的重要性,以使之可以忍受。它的功能是平息某一完全有可能激動起來的動因,並阻斷夢的繼續——或阻斷劇中一幕。但是,繼續睡眠或做夢會更舒適,因為畢竟“它隻是一個夢而已”。在我看來,“它隻不過是一個夢”這一帶有輕蔑意味的批判性判斷,隻有當稽查作用發現不小心讓一個夢發生之後才能做出。因為夢已經發生,再抑製它是來不及的,於是稽查作用便以這種話來平息由此導致的焦慮或痛苦情感。這隻是精神稽查作用的馬後炮式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