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作品集:淚與笑

第35章 梁遇春:其他 (8)

字體:16+-

他們是懂得世俗上人情的聰明人,善於觀察社會裏的微末色相,喜歡完整的藝術品,人工烘染過的自然景致,以及人生裏微溫的柔情。總之他們最怕過火,不敢任意奔馳,他們的目的在於合理的安閑生活,他們不求什麽奇觀,不想表示個人的性格,隻是聚精會神來琢磨出玲瓏的字句。他們不講生活內容的豐富,卻想創造溫文爾雅的生活。他們是俗世的俗人,沒有什麽狂夢地執著現實。但是他們在詩的技術上麵的確是費了苦心,那種斬釘截鐵,短小精悍的詩句在詩匠的工夫方麵是很值得讚美的。這類作品好像在一塊小象牙上刻下一篇筆劃清楚,字小於蟻的《滕王閣序》。沒有一個愛好藝術的人不會不嘖嘖稱美,雖然內中沒有多少人生的奧妙和高超的理想。這是假古典主義的妙處,Pope(1688~1744)就是這時代的驕子。

他比Dryden更進一步,他詩裏絕沒有Dryden所不免的粗糙成分,也許是因為Dryden的心比他的還更具有力氣的緣故吧。Pope的長處是扮出一個毫無偏見和私心的人,對於事情下個似乎公正的判詞(他有名的長詩《批評論》屬這一類),或者用最刻薄的口氣,把他所厭惡的人物加以微妙的痛罵(他的諷刺詩屬這一類),或者將安閑的生活和人生裏通常家庭朋友的情愫用最雅致的辭句描繪得楚楚可人(他的“書信詩”和我們這集子裏的詩屬於這一類),或者用一種滑稽口氣將小事鋪張地敘述得令人不禁不斷地微笑。他真可說是一位最偉大的具有一切小聰明的詩人。在這類以趣味見長的詩裏,他可以稱王。他是個殘疾的人,脾氣很壞,這也許因為他具有慧眼吧。他才廿四歲就得到伏爾泰(Voltaire)的稱讚,認為“當時全歐的最大詩人”。他一生除卻做詩外沒有別的什麽大事情,不到六十歲就到Westminster Abbey和過去的詩人做永久的伴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