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才能高效成长

高效人生

字体:16+-

当我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了我两个至简的道理:

(1)吃饭、睡觉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2)劳逸结合比持续学习更有效。

从上小学到今天,这两个原则已经伴随了我二十多年。小的时候,我从未像其他小孩一样因为注意力缺失而让家长苦恼不已;到了高中、大学,即使面对长时间的学习,我依然能保持很高的效率——这一切都得益于妈妈的忠告。以前在家里写作业、看书的时候,每过45分钟,我的妈妈就叫我离开书桌休息15分钟,洗洗自己的小衣物,或者洗个水果给自己吃。即使最忙碌的高三,我也没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待遇。

后来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开始无师自通地展现出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天赋,仔细想想才发现那并不是什么天赋,而是来自家庭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这时我才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我在读过吉姆·洛尔的《精力管理》一书后,按照书中的方法对自己原有的习惯进行了微调,最终形成了我目前的生活模式。

这里列举我一边工作,一边兼职做自媒体时期的时间安排作为时间管理的例子。

我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须做的事,这是雷打不动要完成的。其他的事项会根据当天自己的状况挑一两件完成。对我来说,“必须做的事”包括:练琴30分钟,阅读四个小时。工作日我一般不会练习新曲目,只会挑一些比较熟练的曲目来弹,作为开始阅读前的准备工作。阅读通常会被我安排在晚上八点以后。不间断的四个小时很难做到持续专注,因此我把它分成了四个45分钟的片段,中间穿插完成两次冥想、吃水果以及洗漱,在最后一个15分钟我会反思刚刚过完的一天,最后在手机便签上写个简短的总结,然后睡觉。

其他事项里包括锻炼身体、写作、听各种线上课程、投资理财等内容。有的时候,我中午不能休息,晚上还要继续加班到很晚,回到家已经累到只想睡觉,但是我还没有完成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会在周六的日程上添加上尚未完成的事项,确保以一周为周期的时间段内任务总量按计划完成。

对我来说周末的两天中有一天是用来调整生活节奏的。如果前五天都按计划完成了,那么这一天我就可以放松了。在晚上总结、反思本周发生的事时,我会列出下一周的书单和周计划。如果这一周的前几天存在没有按计划完成的必须事项,那么这一天我就不允许自己消遣,必须把前面的“欠账”补齐,而余下的时间才能自由支配。

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不一样,这里我只是举了自己的例子。下面我要介绍的是精力管理的具体方法。掌握了这些要诀,每个人都能根据情况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

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方面。比如说快到考试周了,你在图书馆里复习了六个小时,结果只记住了前两页的内容,学习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从时间安排来看,你的确完成了自习的任务,但是效果不佳。精力是高效能完成任务的基础,日程表安排得再合理,如果不能做到全情投入,也只是白白地耗费时间。精力管理有四条重要原则:

(1)全情投入需要调动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2)过度使用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

(3)我们需要进行系统训练来提高精力。

(4)要有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即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1)。

看待问题,厉害的人通常先考虑“为什么”,再考虑“怎么做”。在精力管理中,我们必须按照明确目标、正视现实、付诸行动这三个步骤进行。

其中正视现实,就是要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发现缺陷是改变的开端,具体可以从表现情况来观察。

这里重点来讲一下行动部分。我们已经知道了精力有四个方面的来源,想要提高精力,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总原则——劳逸结合是实现高效行动的基础。无论是体能、情感、思维还是意志,它们都是有限的,过度消耗就要进行补偿。而休息就是补偿的最好方式。

影响体能的因素主要有呼吸、饮食和睡眠,这也是为什么我母亲常告诉我吃饭、睡觉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多年以来她一直督促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废寝忘食。

有规律的呼吸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达到彻底放松的境界。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休息方法。刻意训练深呼吸能够让我们打起精神去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具体的方法是:长呼一口气——分三次慢慢吸入——分六次慢慢呼出。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努力做到平稳、有节奏地呼吸。

这里有一些具体的小贴士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体能,让我们精力充沛:

(1)早睡早起。

(2)坚持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和起床。

(3)少食多餐。

(4)饮食健康,营养均衡。

(5)减少单糖化合物的摄入。

(6)每天吃早餐。

(7)每天喝1.4到1.8升水。

(8)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

(9)工作每90分钟休息片刻。

积极的情感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动力,能让我们发挥出最佳水平。消极的情感则会让我们做事情的效率大大折损。我们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所以处理好和亲人、朋友的关系尤为重要。这里涉及情商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情绪管理。而《精力管理》一书的作者给出了一些提升情商的具体要点:

(1)学会倾听。

(2)留一段时间独处。

(3)批评别人的时候,要先给予真诚的积极评价,给出的意见要表达出讨论的态度而非训斥,最后要予以鼓励。

(4)定期陪伴家人,与朋友聚会,联络感情。

(5)对周围的人更加诚恳。

体能、情感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助于思维精力的恢复。神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的大脑有“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模式,长时间专注后,我们转而去做散步、洗澡、听音乐等与发散思维有关的活动,反而可能会让我们灵光一现,给陷入死胡同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思维和体能是类似的,大脑经过长时间思考的劳累之后也需要休息。这里有一些提升思维精力的具体方法:

(1)上课或上班途中思考一天的任务与挑战。

(2)每天进行总结反思。

(3)通过日记进行自我积极对话。

(4)每天早上列出紧急处理清单。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让自己有更多可支配时间的方法——复用时间。所谓时间的复用,就是一份时间拿来做好几件事。我每天早上起来洗漱的同时会收听有声书。我并不是为了免去自己读书的麻烦,而是为了选择书籍——找到自己对哪本书感兴趣,决定自己是否要买来阅读,所以我并不需要专心致志地去听。

另外一个复用时间的例子就是,我每天要和朋友利用做饭和吃饭的时间进行视频聊天。等吃完晚饭,我们就挂了电话开始继续各自的学习。别忘了,情感也是精力的来源之一,沟通是维系稳定亲密关系必须要做的事。

这里给大家介绍了高效生活的策略,一下子改变自己是不现实的,改变要从一点一滴开始。

(1)仪式习惯是指定义明确,具有高度计划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