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學習,才能高效成長

高效人生

字體:16+-

當我還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了我兩個至簡的道理:

(1)吃飯、睡覺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2)勞逸結合比持續學習更有效。

從上小學到今天,這兩個原則已經伴隨了我二十多年。小的時候,我從未像其他小孩一樣因為注意力缺失而讓家長苦惱不已;到了高中、大學,即使麵對長時間的學習,我依然能保持很高的效率——這一切都得益於媽媽的忠告。以前在家裏寫作業、看書的時候,每過45分鍾,我的媽媽就叫我離開書桌休息15分鍾,洗洗自己的小衣物,或者洗個水果給自己吃。即使最忙碌的高三,我也沒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待遇。

後來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開始無師自通地展現出自己在時間管理方麵的天賦,仔細想想才發現那並不是什麽天賦,而是來自家庭潛移默化影響的結果,這時我才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我在讀過吉姆·洛爾的《精力管理》一書後,按照書中的方法對自己原有的習慣進行了微調,最終形成了我目前的生活模式。

這裏列舉我一邊工作,一邊兼職做自媒體時期的時間安排作為時間管理的例子。

我給自己規定了每天必須做的事,這是雷打不動要完成的。其他的事項會根據當天自己的狀況挑一兩件完成。對我來說,“必須做的事”包括:練琴30分鍾,閱讀四個小時。工作日我一般不會練習新曲目,隻會挑一些比較熟練的曲目來彈,作為開始閱讀前的準備工作。閱讀通常會被我安排在晚上八點以後。不間斷的四個小時很難做到持續專注,因此我把它分成了四個45分鍾的片段,中間穿插完成兩次冥想、吃水果以及洗漱,在最後一個15分鍾我會反思剛剛過完的一天,最後在手機便簽上寫個簡短的總結,然後睡覺。

其他事項裏包括鍛煉身體、寫作、聽各種線上課程、投資理財等內容。有的時候,我中午不能休息,晚上還要繼續加班到很晚,回到家已經累到隻想睡覺,但是我還沒有完成必須要做的事情。我會在周六的日程上添加上尚未完成的事項,確保以一周為周期的時間段內任務總量按計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