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才能高效成长

第五章 职场指南

字体:16+-

突破“社恐”去面试

我们在从事一项工作以前,最重要的是在求职时通过面试。很多人都会遇到诸如“性格内向,不敢去参加面试”“一在很多人面前讲话就紧张”之类的问题。我在这里将现身说法,帮助大家克服“社恐”,让大家在面试中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如果说写作是我的特长的话,那么社交能力就是我的短板。作为一位资深“社恐”患者,“不敢说话”这件事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不爱讲话,我在大四找工作的时候可是吃了不少苦头。找工作的我只能应对各种笔试,但是一遇到各种考查综合能力的面试我就会表现很差。哪怕工作以后,领导让我给其他部门的同事打电话,我也会做很长时间的心理斗争。有的时候因为不爱说话,我还和同事之间产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摩擦,这让我更加不敢说话了。

除了偶尔必要的社交,我尽可能规避一切需要当面讲话的机会。有的时候遇到不得不出面的情况,我总是会选择临阵脱逃。但既然是自己的短板,我就不能一直躲着它。

曾经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每次面试我都很难做到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连自信、流利地讲清楚自己的想法都做不到。

我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不敢开口讲话。其实,我许多次萌生过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念头,因此,无论是网课还是读书,我都会去努力学习。

每一次老师讲课我都听得十分认真,也用心做笔记,可是一到要开口的时候就退缩了。尽管我报了很多课程,但是我的表达能力还是原地踏步。因为怕自己说错,我在讲话之前,必须要把事先想好的内容都写下来,照着念才行。于是我又产生了第二个问题——面对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即使我背得很熟练,但听起来却很生硬和不自然。我对着镜子练,研究自己的录音,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一个擅长面试的朋友帮助了我。他帮助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我自己给面试老师“画画像”,明白面试老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要在一众人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不是罗列自己的优点,而是要找到能够打动面试官的要点,能让面试官记住自己,并且展现出一些面试官感兴趣的特质,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当面试官记住了我们,我们再用有说服力的成果和履历让面试官认可我们的能力。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气场。在我模拟面试的过程中,帮助我面试的朋友总认为我太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这个对于面试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企业想招收的往往是能解决问题的精英,而不是看起来什么都不懂的新人。

我在接下来练习的过程中一直在反复给自己植入两个信念,第一个是“我说的都对”,第二个是“我们只是在聊天”。当我感觉不自信的时候,或者是在面试练习中出错的时候,我就会深吸一口气,然后对自己说:“我说的都对。”事实证明这种自我鼓励的行为是非常有效的。

曾经,我在读自己为面试准备的文字材料时,就好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和我毫无关系。我的一个朋友帮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症结——讲话和书写的表达方式本来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当时的自我介绍,结构是这样的:

我叫×××,本科就读于××大学,在校期间申请了两个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了一个国家级二等奖。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负责省公司的采购安排。公司主营业务是……,公司过去一年的营业额为××万元,增长率超过100%。合作的客户有××、××等知名公司。我之所以想要申请这一职位,主要是因为……。

这一段文字如果你直接阅读的话,会觉得它结构清晰,也有突出成果的数字和标识。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段话说起来和看起来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说起来感觉像是在讲述一个别人的事,而不是自我介绍。

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删掉了其中大部分的数字,改变了叙事方式,完全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它,并且多次运用了“下诱饵”的方法,主动“诱导”面试官提问。

调整之后,文字结构是这样的:

我目前的身份是一名××,就职于××公司,同时也是一个拥有全网××粉丝的网络博主。其实,我本科专业是××,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而后我选择在自己的工作上做出改变。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在业余时间我还会做……。相信您平时一定关注……,对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

乍一看第二种表达方式废话较多,但是我们试着说一遍而不是看一遍,就能明显感觉到二者的区别。第二个版本听起来更容易打动人,而且有故事性。

前面提到的那种奇怪的生硬感并不是因为讲话时语音语调的问题,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偏向于书面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表达是有一些差别的。如果用讲话而不是书面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生硬感自然就会消失。

除了注意表达方式,我们还要迁移已有的知识,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仔细研究过,发现讲话和写作在底层逻辑上其实是相通的。归根到底都是产品思维(关注你的用户、文章读者或者面试官更容易接受的内容)加上结构化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我运用起来是比较熟练的,关键在于一些细节。例如文字通过情境代入而说话通过故事代入,我们只需要记住这些差别就可以了。

在不断练习面试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让别人产生信任感的说话技巧,不再胆怯,也不再讲得生硬,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能做到以情动人。

一次充分的面试准备就是在表达方式上进行大调整。

我通过练习面试,身上的“社恐”标签也逐渐消失。我开始主动走出家门去社交,参加一些线下活动,并且在工作上真正地面对面去拓展一些客户。从撕掉“社恐”标签开始,我感觉到我从心理上真正成了一个“大人”。

最后总结一下:

(1)关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暗示特别重要。我之前一直给自己贴“社恐”的标签,导致我长期不敢与人面对面说话。后来我不停地告诉自己“我说的都对”之后,这种胆怯感才消失。我觉得心理暗示是自信发挥的基础。如果你有在演讲时紧张的情况,可以试一下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

(2)面对面试官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

建立用户画像、切换表达方式的方法可以说是帮我打开了新世界,彻底摆脱了讲话的生硬感。相信你通过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可以在表达能力上迈出历史性的一步。